趙明才(左)在講解雷鋒故事。記者 韋銘 盧偉攝
雷鋒故事說了54年,雷鋒戰(zhàn)友趙明才
——80歲學會用微信說雷鋒
南報網(wǎng)訊 (記者 韋銘 盧偉 通訊員 趙敬翔 楊長喜 張敏)“像雷鋒那樣做人。”雷鋒生前戰(zhàn)友、今年81歲的溧水區(qū)退休干部趙明才,半個多世紀前曾在雷鋒墓前立下的這句誓言,54年來,他一直在堅守,學雷鋒、做雷鋒、宣傳雷鋒,從未間斷。去年,已80歲的趙老,為更方便地與80后、90后“說雷鋒”,又開始自學電腦,現(xiàn)在已能用微信、QQ宣傳雷鋒精神了。
因雷鋒結(jié)緣103位微信好友
6月22日,南京入梅以來的第一場強降雨,讓空氣有點悶濕。當天下午3點半,趙明才在省委黨校有場雷鋒精神講座,一早起來他就開始面對電腦修改宣講稿。
自50歲那年退休后,宣傳雷鋒精神,就是趙明才每天生活的全部。為方便跟年輕人溝通,只有小學文憑的他,去年開始花了差不多3個月的時間,學習電腦知識,并學會用微信、QQ與年輕人聊天說雷鋒故事,現(xiàn)在他的微信已經(jīng)有了103位好友。
趙明才說,自己現(xiàn)在很喜歡用微信說雷鋒,因為可以隨時隨地與年輕人互動溝通,交流對雷鋒精神的感悟。
編寫80余萬字雷鋒事跡和他本人學習雷鋒體會的宣講稿,為青少年作報告2300多場,受眾130多萬人次……這是一張令人感佩的成績單,也是趙明才對誓言的最好注腳。
用實際行動詮釋當下活雷鋒
退休后,面對諸多的聘請,趙明才唯獨看中了沒有任何報酬的溧水區(qū)關(guān)工委。當選關(guān)工委副主任那天,他在日記中寫下這樣段話:“職務(wù)可以到頭,學習無盡頭,樂當娃娃頭,做個好老頭。”
省吃儉用,從退休金里拿出20萬元資助貧困學生;主動用真情感化失足青少年,使100余名“兩勞”人員獲得提前釋放;組織學雷鋒小組,六年如一日照顧一對長年生病的老夫妻……這些年,趙明才也在用實際行動詮釋著雷鋒精神,周圍街坊鄰居都叫他“活雷鋒”。
宣講雷鋒這么多年來,趙明才最難過的就是沒有照顧好老伴李克榮,“她為協(xié)助我宣傳雷鋒精神,經(jīng)常背著材料東奔西走,因為勞累過度,2012年3月13日摔倒在路上,突發(fā)腦溢血,雖然救回一條命,但是卻落下嚴重的后遺癥——半身癱瘓。”
這4年來,趙明才每天幫老伴翻身,抱著上下輪椅,端屎端尿,康復按摩,練習走路。
將把搜集的雷鋒資料全部捐給家鄉(xiāng)
上午10點以后雨漸止,趙明才出門后,先去了趟溧水大金山國防園。今年3月4日,大金山國防園雷鋒文化館正式開館,趙明才向該館捐贈了200多幅收藏的雷鋒字畫用于展覽,梅雨季節(jié)到了,他有點擔心這些字畫是否會損壞。
在趙明才家客廳,掛著一幅“志存高遠”的書法作品,這是《誰是最可愛的人》作者魏巍1999年有感于趙明才數(shù)十年宣傳雷鋒精神的事跡,寫下來送給趙明才的。“對我這么高的評價,實在受之有愧。我要讓更多人相信我們那一代人追求的理想是有生命力的。”趙明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