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5日從棲霞山景區(qū)了解到,近日,景區(qū)路邊、山坡上開出了很多黃色的花,顏色艷麗,工作人員經常看到游客以及附近的居民肆意采摘,一問才知道,他們都以為是黃花菜,準備帶回去食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其實是一種叫“大花萱草”的植物,它具有一定的毒性,不能食用。
據(jù)了解,大花萱草在棲霞山分布很多,為自然野生生長狀態(tài),一般生長在路邊、澗畔,半陰半陽的坡面,成片分布,目前,“大花萱草”正進入了盛花期,“它開的花較大,屬于百合科的一種植物,每個花絮可開花數(shù)十朵,主色調為紅色,紅中帶黃,顏色非常艷麗。”據(jù)工作人員介紹,大花萱草主要分布在景區(qū)的天開巖、話山亭、小營盤區(qū)域,觀賞效果非常好。“黃花菜雖然和大花萱草特別相像,但它們是同屬不同種的植物,新鮮黃花菜含有秋水仙堿,不能馬上食用,必須用開水焯后方可食用,而大花萱草因為顏色更加鮮艷,秋水仙堿含量更大,一般不建議食用,食用易導致腹瀉。所以,我們建議游客不要隨意采摘。”
記者了解到,將大花萱草誤認為黃花菜的游客很多,每年到了其盛花期,都有很多人過來采摘,景區(qū)將加大巡邏力度,對該行為進行宣傳和勸阻。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