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調的照片,復古的畫質,氤氳著一股“千禧年”風味的復古攝影,在社交平臺上引起了追捧熱潮。“主打的就是一種氛圍感!”有網友說,照片不追求高清,更追求一種“想象的韻味”。時尚的風刮過,這類低像素的網感照片便成為了許多年輕人的潮流追求。而能夠一秒拍出復古質感相片的CCD相機(采用電荷耦合器件作為圖像傳感器的相機),也因此成為了不少攝影愛好者競相購買的“單品”。
林強店鋪內售賣的CCD相機
部分相機,“香”不過CCD
在合肥工作的林靜如早在兩年前就將攝影作為了自己生活中的愛好,每臨假期,她都會帶上自己的相機,和身邊朋友出門游玩,并通過相片留下珍貴的記錄。
但用慣了手中的相機后,林靜如開始感到乏味,她想嘗試用別樣的相機,來為自己的攝影增添新鮮的樂趣。而前陣子,CCD相機“闖”進了她的視野,“拍照自帶復古濾鏡,不用精致修圖就能直接發(fā)到朋友圈,體驗非常棒。”
林靜如說,在社交平臺上看到網友用CCD相機拍出的灰調照片后,她便被深深吸引住了。很快,她就在合肥的某線下照相館,淘到了一款小巧的、通體泛黑的CCD相機。
“體驗之后,真的會愛不釋手,”自那之后,林靜如每次外出,都會帶上CCD相機,她覺得這種自帶復古濾鏡的相機“放大”了人物和景色的某種美感,“就像是看到了多年前的畫面,完成了一場‘時空穿越’。”
CCD攝影風頭正盛,也讓合肥街頭出現(xiàn)了許多售賣這類相機的商戶,鄭嘉穎便是其中一位。完成了主業(yè)的工作后,每天晚上,他都會推著自己的小推車,到包河區(qū)的一處商圈進行擺攤。夜晚,也是CCD相機“氛圍”正濃的時候。
“CCD相機本來就主打一種朦朧美,在晚上,這種特點能夠得到放大,”遇到顧客猶豫不決的時候,鄭嘉穎會選擇拿起相機讓他們體驗,當看到照片里只有充滿想象與回憶的閃閃光點時,許多顧客會立馬打開手機支付軟件,“這也是CCD相機的魅力,人物不會被拍得很丑,同時氛圍感又很濃。”
鄭嘉穎說,除了商場附近,現(xiàn)在不少地方也開辟了流通CCD相機的“二手市場”,例如周谷堆、步行街周邊,都有陳列著各種各樣CCD相機的小攤。
不少合肥市民也會在社交平臺上私信這些商家,希望他們將生意做到自己“家門口”,“感興趣的人都想馬上感受把這款相機捧在手機的感覺。”
市場價格虛高,部分消費者轉身“找平替”
CCD相機在年輕人群體中流行,讓“80后”林強感受頗深,找他來買相機的,不是學生,就是剛剛踏入職場的“00后”上班族,“30歲以上的顧客很少,”林強說。
林強本身就是從事數(shù)碼技術這一行當。前幾年,由于自己為CCD相機著迷,“上癮”的他便獨自淘了許多型號的相機,三星、佳能、尼康等品牌都成為了他的收藏。
兩年前,他開始將這一愛好發(fā)展成一門生意,在廬陽區(qū)的富世廣場租下一間工作室,用于擺放自己的CCD相機并售賣。
為了讓顧客更能感受CCD相機的魅力,林強甚至將工作室“包裝”成了古早年代的感覺。凈白的墻壁上,貼滿了各種早期明星的灰色調海報,海報之下,則是一排排羅列整齊的小巧相機。
“現(xiàn)在天氣熱,大家都不愛出門,”雖然酷暑的高溫稍微影響了平日里的銷量,但周末生意好的時候,林強的工作室里每天還是能夠有幾十位客人,且基本上都是“精準顧客”。
CCD相機市場需求龐大,卻帶來了一系列變化。價格上漲,是林強感受最明顯的變動。“以前一兩百就能淘到一個品質非常不錯的CCD相機,現(xiàn)在都被‘炒’到三四百,最貴的甚至上千。”
林強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發(fā)生,他很清楚所面對的顧客是什么樣的群體,“都是想體驗這種氛圍感的學生,預算哪有那么高。”
價格虛高,也致使一些追求性價比的年輕人開始找尋“平替”。“看網上有人說蘋果手機5代也能拍出同樣的效果,我便自己也去淘了一部,”在合肥讀書的喬文清本也想入手一部CCD相機,但奈何市面上過高的價格把她“勸退”,無奈之下,她聽從了網友了建議購入了一臺古早手機,“效果還不錯,而且才不到100元。”
CCD相機入手“門檻”的上升,林強覺得還有另一部分原因在品控上。“東西被帶火之后,一些不良商家就會想方設法對一些低劣相機改裝然后賣高價,這就導致市面上的相機良莠不齊。”品控失衡,催生了消費者心底的猶豫,林強幾乎每天都會碰到為品質擔憂的顧客。
但他還是耐心解答并做了保證。“攝影記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CCD相機帶來的樂趣,”林強說。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王書滸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