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蘇州河畔歷史保護建筑成網紅打卡點,游客爬上樓頂拍照
“別再來了!”河濱大樓居民想裝門禁
11月1日晚,3名游客扛著攝像器材進入北蘇州路400號河濱大樓,乘電梯直達10樓。由于近日大樓施工,通往樓頂?shù)拇箝T敞開著,所以3人從安全通道上到樓頂拍攝蘇州河夜景。逗留的一小時里,來回踱步聲和交談聲穿透單薄的樓板傳到10樓,部分住戶走到樓頂查看情況,發(fā)現(xiàn)游客的隨意走動破壞了剛鋪好防水材料的樓頂表面。這讓居民大為光火,斥責游客不顧居民居住環(huán)境。此番風波還引來警察調解。
這幾年,蘇州河沿線景觀不斷提升,游客成倍增加。那么,居民住宅的私密安全與河岸空間開放之間的矛盾能否解決?佇立在河畔86年的河濱大樓是否有能力承載“網紅打卡點”的流量壓力?本報記者實地進行走訪。
游客登上頂樓并非首次
河濱大樓建造于1935年,是上海最早的蘇州河水景住宅。大樓由新沙遜洋行投資、公和洋行設計,建筑風格屬現(xiàn)代派??⒐ず蟮讓映鲎饨o商店,2層用作公司或洋行的寫字間,3到7層為公寓,從空中俯瞰,大樓被設計成“S”狀平面。1994年被列入上海市第二批優(yōu)秀歷史建筑。
11月8日,記者從北蘇州路400號大門進入大樓看到,門口有一個保安室,旁邊擺有體溫檢測儀。值班保安告訴記者,節(jié)假日期間每天都有成批游客進樓參觀。導游會主動向保安提供證件、辦理登記,交待參觀游覽的時間周期,游客則出示健康碼、行程碼。保安至多提醒游客不要在樓道內大聲喧嘩、文明游覽,乘坐電梯若遇到居住于此的居民多避讓、給予方便。
“也會遇到一些散客,最常見的是建筑規(guī)劃專業(yè)人士。近年來,河濱大樓因為受到不少影視劇制作方青睞,吸引了不少游客打卡。”保安并不會對這些陌生臉孔多加阻攔,他認為,大樓是歷史保護建筑,也承擔著宣教的意義,市民愿意參觀是好事。
但居民們不這么看。談到月初的“不速之客”,居民楊大伯立即皺眉,“不是第一次了?!比ツ暌灿杏慰鸵古罉琼敚捎陂T衛(wèi)巡視時上鎖,被關在樓頂,通過敲門大喊引來居民解圍。平時,慕名而來的拍攝者中有些會擅自移動居民擺在門外的物品,讓居民不適?!斑M出游客是否做好了防疫措施,是否做好登記,很難說。”
河濱大樓的3到7層都有一段煤衛(wèi)合用居住區(qū)。居住在此60多年的楊阿姨說道,“這里每戶面積僅4.5平方米,近20戶人家共用2個小廁所間,合用水斗和廚房間?!边@種72家房客的“舊里”形態(tài)令不少外來游客前來大拍特拍,“但就像陌生人突然跑到家里來?!?/p>
剛買下河濱大樓高層房屋的陶女士也頗有怨言?!捌綍r就有游客隨機地走進樓道里拍照,讓人很不自在?!彼M髽悄苌壈卜来胧?,如加裝門禁、攝像頭,如此才能有效限制、及時勸阻可能影響居民的游客。為此,她多次向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
提升人防技防需要資金
上海興城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負責河濱大樓的日常管理,其隸屬的物業(yè)集團自1954年起就承擔著大樓的托管責任。
物業(yè)負責人歐陽先生接受記者采訪時多次強調一點:河濱大樓不是封閉小區(qū)?!按髽潜旧硎浅鞘械臍v史文化保護建筑項目,是網紅打卡地,游客前來是他們的自由,物業(yè)管不住?!睂τ谠鲁醢l(fā)生的游客夜爬樓頂?shù)娘L波,他解釋,是源于頂樓施工人員在施工后忘記上鎖導致,目前已全部封鎖了頂樓的出入口。
對于部分業(yè)主要求統(tǒng)一安裝門禁或者監(jiān)控,他覺得為難?!安还苁翘嵘朔肋€是技防,錢從哪里來?”歐陽先生解釋,大樓里售后公房的物業(yè)費維持在0.95元/平方米,直管公房收取幾十元的租金。物業(yè)一年收取的管理費用不到20萬元,而開銷要30多萬元,屬于“做一天虧一天”,僅能維持普通保潔保安、日常維修等基本服務;大樓維修資金也處于欠賬的狀態(tài)。業(yè)委會和物業(yè)曾嘗試通過引入劇組拍攝獲得一些公共收益,但作用有限。
2020年虹口區(qū)啟動河濱大樓的優(yōu)秀歷史建筑修繕計劃,眼下已處于收尾階段。“管網的基礎設施正在完善,還接入了光纜,也就是說可能為配合未來的監(jiān)控機房等預留了條件。”業(yè)主似乎看到了希望。但物業(yè)方面坦言,即便有政府的投入資金支持,其后續(xù)的維護保障也不是一筆小數(shù)目。物業(yè)和業(yè)委會的歷史欠賬太多,沒有能力維護好。
門禁設施無可行性方案
20世紀70年代后期,為解決當時在上海普遍存在的居住困難問題,河濱大樓在原有的基礎上加蓋了三層,初步形成了如今建筑結構復雜、居住形態(tài)多樣的社區(qū)生態(tài)。河濱大樓也代表了上海一類歷史風貌建筑住宅的特殊性。
“一棟樓近700戶人家,售后公房377戶,虹房集團直管公房287戶,內部還有公司入駐?!焙訛I大樓所在的南天潼居委會相關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大樓底層被稱為0層,因此實際上總共11層。0至7層內既有4.5平方米的承租公房房型,也有200多平方米的產權房房型,8、9、10層每層樓都有96戶人家。老年居民占比超過1/3,但近年來,也有不少年輕人被吸引入住。
樓內住戶對游客擾民的感受程度不同,對門禁設施安裝與否的心態(tài)和需求肯定也不同?!靶吕献舻南敕ㄒ灿胁町??!边@名工作人員透露,此次優(yōu)秀歷史建筑修繕計劃可免費為居民更換老化的水電內部管道,但只有不到20%的居民愿意接受調整。大多數(shù)居民認為改造后不美觀,寧愿維持現(xiàn)狀。因此,居委會判斷,眼下開展門禁征詢工作的時機并不成熟。
另一方面,居委會方面也完全理解居民對安裝門禁或攝像頭的需求。按照現(xiàn)有住宅小區(qū)的標準以及社會發(fā)展趨勢,強調安保措施、居住環(huán)境的清凈并不為過。目前,街道相關部門已在請相關人員嘗試設計門禁的方案,看能否兼顧效果、安裝費用、可持續(xù)性管理,以及老年住戶對于技術的適應性。“開過前期會議,但仍處于早期,談不上有進展。”(記者 車佳楠 實習生 邵雪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