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熱天氣的到來,讓象山黃避岙20多公里長的斑斕海岸線成為網紅打卡地。而幾年前這里還是挖機、船只隨意堆放的爛泥灘。6月22日,記者從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獲悉,三年來,寧波整治修復海岸線110.7公里,長度居全省第一,占全省海岸線整治修復總長度的三分之一。
“優(yōu)越的海洋資源為寧波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堅強的支撐,但在開發(fā)利用的同時也帶來了‘傷害’。”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海岸帶臟亂差、濱海濕地退化、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弱化、海岸綜合防災減災能力降低等一系列問題,為寧波海洋生態(tài)敲響了警鐘,海岸線生態(tài)修復迫在眉睫。
2016年以來,國家支持沿海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作為國家首批“藍灣”項目,寧波藍色海灣整治行動總投資5.18億元,中央財政支持4億元,分別在梅山灣實施象山港梅山灣綜合治理工程,在象山縣花岙島實施生態(tài)島礁建設項目。2018年,按照國家和省里的要求,寧波市啟動海岸線整治修復三年行動,涉及全市6個區(qū)縣(市)49段海岸線,投入資金1.27億元。
“省里下達的任務是整治修復海岸線110.07公里,到去年底我們就已超額完成任務,共整治修復110.7公里。”這位負責人介紹,海岸線整治修復的主要內容包括岸線污染清理、防災岸線提升、破損岸線修復、景觀岸線提升。全市修復長度排在首位的是象山,達39.3公里,其次是寧海、北侖。
通過修建2.2公里長的棧道,象山松蘭山海岸線整治修復工程將沿途5個沙灘串聯(lián)起來,不僅一改以往粗放式的管理方式,更為中國亞帆基地建設增添了一道亮麗風景。經過幾年的海岸線整治修復等綜合治理,梅山灣從臟亂差的爛泥灘變成長三角為數不多的藍色海灣,被列為國家海洋生態(tài)修復典型案例。監(jiān)測顯示,梅山灣灣內水質達到Ⅲ類海水水質標準。
“善待海洋就是善待自己”。接下來,寧波市將繼續(xù)支持推進中央財政補貼資金項目建設,同時啟動新一輪海岸線生態(tài)修復摸底調查。(記者 馮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