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biāo)題:里木柵村:喚醒沉睡的集體資源
沿著村道駛?cè)虢B興柯橋區(qū)蘭亭街道里木柵村,干凈整潔的民居坐落在道路兩旁,一條紅黃相間的健身步道直通新建的體育公園,公園傍水而建,幾位村民坐在健身器材上,邊鍛煉邊欣賞風(fēng)景?!爸灰鞖夂?,我每天都會約鄰居來運動?!?1歲的村民洛阿姨告訴記者。
里木柵村歷史悠久,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豐富,共有茶園1500畝,國家級文保單位印山越國王陵、明代書畫家徐渭的墓也都坐落于此?!?018年以前,村里卻是另一幅景象。”村委會副主任胡炳海說,當(dāng)時村里的主要道路路面坑洼不平,各類線纜分布在空中,頗顯雜亂,建于上世紀60年代的老茶廠因為年久失修拉低了整村的“顏值”。
為了改善人居環(huán)境,里木柵村先后實施了道路“白改黑”、電纜線入地工程,同時,老茶廠改造也被提上日程。“我們村種茶、炒茶已有上百年歷史,但如今老的制茶方式逐漸被取代,占地11.64畝的老茶廠只能產(chǎn)生18萬元的年租金收入。”胡炳海坦言,本次改造既要重塑茶廠形象,又要喚醒沉睡的集體資源。
2018年2月,村兩委決定投資1500萬元,盤活老茶廠。經(jīng)過1年多的施工建設(shè),老茶廠重新煥發(fā)生機,原來低矮的樓房變成了三層式標(biāo)準廠房,總建筑面積也擴至1.2萬平方米。走進干凈、敞亮的茶葉生產(chǎn)車間,一股清香撲面而來,流水化炒茶設(shè)備不斷翻滾著,沒多久,茶葉成品就展現(xiàn)在眼前。
“除了租給原來的茶廠,村里還通過招商引資,將剩余廠房分別出租給一家糧食加工廠和兩家針織廠?!焙Uf,村集體經(jīng)濟年收入增長近150萬元,新茶廠一躍成為村集體收入增長的“主力軍”。
環(huán)境變好了,村子變美了,村集體經(jīng)濟也增長了,接下來就是要將里木柵村的名聲打出去。去年村(社區(qū))組織換屆中,80后“海歸”錢巍巍高票當(dāng)選為里木柵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他看到新建的村委辦公樓、文化禮堂背后留有一塊空地,恰巧此處毗鄰杭紹臺高速公路,便萌生出一個想法:建造生態(tài)停車場。不僅可以解決部分村民停車問題,還可以利用綠化花木建造小公園,吸引游客的目光。
“不遠處,蘭亭文化旅游度假區(qū)正在對蘭陵路拓寬升級,等它完成升級,來往蘭亭風(fēng)景區(qū)、印山越國王陵和徐渭墓將更加方便,景點間產(chǎn)生的聯(lián)動效應(yīng),也將帶來更多游客?!卞X巍巍自信地說。(俞澤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