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日報評論員 袁芳
“只準爸爸參加,不得請假。”新學期伊始,杭州市采荷中學召開了“好爸爸家長會”,邀請初一新生的爸爸們參加,還發(fā)布“好爸爸十條”,倡議他們積極參與家庭教育。
杭州市采荷中學召開“好爸爸家長會”。圖片來源:杭州市采荷中學
參加過學校家長會的家長大多有這樣的體驗:參會的大多是女性家長,男性家長相對較少。這當然有男性家長工作太忙等現(xiàn)實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還在觀念。有的男性家長理所當然地認為:家長會那不就應該是孩子媽媽去參加嗎?甚至有的男性家長還因為男性家長少,擔心自己成為家長會中的“另類”而拒絕參會。
其實,不只是家長會,在我國家庭教育中,男性家長的育兒參與度普遍較低。“喪偶式育兒”一度流行于互聯(lián)網(wǎng),用來專指父親缺席孩子教育和成長、只有母親一人操心孩子的現(xiàn)象。家庭教育中父親的“缺位”,顯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學校組織“好爸爸家長會”,其實是在向一個個家庭強調父親“履職”的重要性,試圖通過家校溝通來提示父親的家庭角色,引導男性更主動地參與到育兒工作之中。
工作太忙并不能作為男性家長缺席家庭教育的理由,因為女性家長也并不一定清閑。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發(fā)展,“男主外、女主內”已不是家庭分工的唯一模式,女性在職場同樣綻放出令人矚目的光彩。在這種情況下,職場女性既要兼顧工作,又要承擔更多的家庭教育責任,負擔不可謂不重。
倡導男性參與家庭教育,其實只是提醒他們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扮演好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無論是從家庭關系和諧來看,還是從健康育兒的角度來看,父親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都是不可或缺的。育兒不應該是媽媽“一個人的戰(zhàn)斗”,爸爸的參與應該是“必需品”,而決不能是“奢侈品”。
還需看到的是,沒有人天生會做父母。想要成為好父母,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在參與育兒的過程中,爸爸們需要學習如何當一個“好爸爸”。學校發(fā)布“好爸爸十條”,也是在指導爸爸們如何成為“好爸爸”。只有父母都主動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共同承擔起家庭教育的責任,才能讓家庭和諧、教子成功多一份保障。
說到底,“好爸爸家長會”是一個好的開始,也是個新的期待。期待更多父親能在家庭教育中保持在場,用有效陪伴助力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巢湖觀瀾”融媒體工作室 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