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連日爆發(fā)示威,7日局勢惡化,示威者沖擊伊朗駐巴士拉領事館,又短暫扣押一處油田兩名員工為人質(zhì)。
不少人擔憂,伊拉克5月議會選舉以來,遲遲未能組建新政府,各派勢力仍在角力,國家運行面臨諸多問題。
【沖擊伊朗領館】
路透社報道,過去5天,巴士拉多棟政府辦公樓遭示威者沖擊和縱火,街頭秩序混亂。示威者7日沖擊伊朗駐巴士拉領事館,而伊朗方面先前已經(jīng)從領事館撤走人員。
一些政治分析師推測,示威者可能不滿伊朗插手伊拉克事務,因而沖擊伊朗領事館。對此,伊拉克外交部回應,稱示威者所提訴求與伊朗扯不上關(guān)系,沖擊領事館一事令人遺憾。
伊拉克外交部發(fā)言人艾哈邁德·馬哈古卜說:“以外交使領館為攻擊目標,讓人無法接受。這對伊拉克利益沒有好處。”
伊朗政府7日召見伊拉克駐伊朗大使,抗議領事館遭沖擊。伊朗方面指責伊拉克政府未能保護外國使領館,敦促伊拉克“盡快查明并懲處肇事者”。
巴士拉位于底格里斯河與幼發(fā)拉底河交匯的阿拉伯河西岸,南距海灣55公里,是伊拉克連接海灣與內(nèi)河水系的唯一樞紐,水道密集,獲稱“中東威尼斯”。美國、俄羅斯、伊朗等多國在巴士拉設有領事館。
【綁架油田員工】
巴士拉附近一處油田的水處理廠7日遭示威者闖入,兩名伊拉克籍員工被扣為人質(zhì)。
路透社報道,這處油田位于巴士拉西北方向大約65公里,由俄羅斯盧克石油公司運營。這家企業(yè)的高級主管披露,僵持大約1小時后,示威者釋放兩名人質(zhì),平靜離開,油田生產(chǎn)基本正常。
以巴士拉市為首府的巴士拉省是伊拉克第二人口大省,僅次于巴格達省,是伊拉克石油資源最豐富的省份,擁有全國70%已探明石油儲量。北部輸油管道停用后,伊拉克原油出口全部經(jīng)由巴士拉輸運出境。
然而,這座南部港口城市連日遭遇示威,令不少人擔心港口運行一旦癱瘓,糧食進口、石油出口都可能成問題。
安全部門消息人士說,一些示威者6日關(guān)閉巴士拉以南的烏姆蓋斯爾港,所幸石油出口是從近海平臺操作,暫時沒有受影響。港口工作人員說,烏姆蓋斯爾港8日凌晨3時恢復運行。
伊拉克5月舉行議會選舉,卻迄今沒能組建新政府。巴士拉等地民眾不滿電力供應不足、飲用水缺乏等涉及基礎設施的問題,近來頻繁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