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5日上午,以“和美語文,以生為本”為主題的小學語文生本專家入校指導暨古詩文教學研討活動在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東校舉行。
課堂展示環(huán)節(jié),東校四年級教師徐珊珊執(zhí)教送別詩《芙蓉樓送辛漸》,她在課堂上通過小組交流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思考與表達,帶領學生們感受王昌齡筆下離別的深情與高潔的志向。
隨后,南昌騰龍學校的嚴雪老師執(zhí)教五年級下冊邊塞詩《從軍行》。嚴老師關注每個孩子,將前置學習與課堂互動緊密結合,從古人的從軍行到今天的家國邊關,讓學生在讀、思中感受家國情懷。
在評課指導環(huán)節(jié),合肥一六八玫瑰園學校西校教科室主任林艷麗指出:“課堂若缺乏延展性,便無法承載未來的育人使命。教師需以開放的設計,為學生留足探索空間,讓知識在應用中生長。”
東校副書記張莉莉以古詩文教學為切入點,提出“讀詩需關聯讀史、修言、養(yǎng)心”的實踐路徑。她建議教師引導學生“從詩中觸摸歷史脈絡,以詩意錘煉語言表達,更以詩情涵養(yǎng)精神品格”。
生本教育專家任小蘭開展了題為《生本語文的實踐路徑》的講座,為與會教師帶來深刻啟發(fā)。她結合課例進一步闡釋,生本語文的關鍵在于“讓學習真實發(fā)生”。語文教學不應局限于教材文本的“精耕細作”,而需以閱讀為紐帶,引導學生從課內延伸至課外,提高學生語文整體能力。
此次研討活動不僅深化了教師對生本理念的理解,更為古詩文教學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方向。生本理念不僅是一種方法,更是對教育本質的回歸——讓學生站在課堂中央,讓語文真正服務于人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