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高考時。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獨特的高考印記。而對于今年這屆浙江考生來說,共同的高考回憶里一定少不了一個關鍵詞:全國卷。
今年,隨著浙江的語文數(shù)學和外語學科“回歸”全國卷中的新課標Ⅰ卷,使用全國統(tǒng)一命題試卷的省份達到了28個。
時隔19年,浙江高考生再次與全國卷“正面交鋒”,是啥感受?恢復高考46年間,高考命題為何會經(jīng)歷“全國卷-省市獨立命題-回歸全國卷”的變化過程?高考試卷分合之間,又有哪些變和不變?
全國卷來了,初體驗如何?
每年高考,不同類型高考卷中的作文題無疑是最受關注的。
以今年高考為例,全國卷共有4種類型,分別是供采用傳統(tǒng)高考省份使用的全國甲卷和乙卷,及供已實施新高考改革的省份使用的新課標Ⅰ卷和新課標Ⅱ卷。此外,還有北京、上海和天津的自主命題高考卷。
通過剛火熱出爐的今年高考作文題,潮新聞記者帶著大家先來品品新課標Ⅰ卷的初體驗滋味。
“今年的作文題乍一看很平易近人,再仔細一想,要寫出彩可不容易?!苯裉熘形?1點40分,一名男生走出杭州第二中學考點,幾句話就逗樂了現(xiàn)場記者和家長們。
他告訴潮新聞記者,今年的作文主題是“故事”,題目只有短短兩行:好的故事,可以幫我們更好地表達和溝通,可以觸動心靈、啟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可以展現(xiàn)一個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在這位男生看來,想要在眾多考生作文中脫穎而出,需要寫出思辨性,很考驗考生的“內(nèi)功”。
也有考生有備而來。“之前就聽說全國卷的作文題很活,不過今天的考題在我的準備范圍之內(nèi)。”杭州第十四中學考點第一個走出考場的同學說,他在作文里寫了抗疫和路遙的小說,自我感覺不錯。
高中特級老師、曾經(jīng)的浙江語文高考卷閱卷老師和作家們,也第一時間跟潮新聞記者聊起他們的感受。
曾參與多年浙江語文高考試卷閱卷工作的浙大中文系教授吳秀明發(fā)現(xiàn),今年的作文題和往年的浙江卷作文題脈絡相通,這對于從浙江卷過渡到新課標Ⅰ卷的浙江考生來說是個好事?!皬膶忣}角度看,題目比較大眾化,容易和考生的日常生活相聯(lián)系起來,所以考生們不會覺得特別難下筆?!眳切忝髡f,要想在這個題目上拿高分,落腳點不是講一個好故事,而是需要考生挖掘出“好的故事”力量何在,這考察的是他們的思考能力和哲學探索能力。
浙江作家周華誠也很關注今年的作文題。“每個考生都在各種故事中長大,小到個體,大到省份、國家,可寫的內(nèi)容太多了?!敝苋A誠說,從作文題也能看出,語文高考卷越來越關注考生的核心價值和綜合素養(yǎng)。
杭州學軍中學西溪校區(qū)高三語文備課組長、特級教師張洪峰則發(fā)出感慨:新課標Ⅰ卷推出4年,每年作文題的風格變化都挺大,有的考驗學生思辨性,有的更看重生活積累?!案呖甲魑念}要讓各個學校都很難押中,又能讓考生能盡可能有發(fā)揮空間,很考驗命題組的水平?!?/p>
高考卷因何“分分合合”?
實際上,浙江“回歸”全國卷并不是最近才公布的新鮮事。
2020年6月,浙江就已明確2023年高考語文、數(shù)學和外語將使用全國統(tǒng)一命題試卷。此后每年高考季,這都是網(wǎng)友的熱議話題。
作為較早自行命題,又較晚“回歸”全國卷的省份,浙江看起來似乎有些特別。但如果把觀察的視野放寬,浙江卷的變化其實正是中國高考改革歷程的一個縮影。
“不僅是浙江,全國多數(shù)省份的高考試卷都經(jīng)歷了全國卷-省市獨立命題-回歸全國卷的變化過程?!敝袊逃茖W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暉在接受潮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看似是從全國卷回歸全國卷,其實兩次“全國一盤棋”的背后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
剛剛恢復高考時,因為高考總人數(shù)有限且并不是各個省都有自主命題的能力,所以讓全國高考生考同一套高考卷是當時的最佳辦法。
而因為不同省份的教育發(fā)展水平不同,且高考人數(shù)越來越多,全國用同一套高考卷的弊端也逐漸顯露。不僅高考卷的安全印刷和運輸面臨較大壓力,“傾斜的高考分數(shù)線”現(xiàn)象也因此誕生。簡單來說,在同一張高考卷下,同一個高校的同一個專業(yè),在不同省份的錄取分數(shù)可能相差上百分。這一方面容易造成招生不公平的誤解,另一方面,同一標尺下也難以體現(xiàn)各省的教育自主權。
儲朝暉分析,探索分省自主命題正是教育職能部門為解決這些難題作出的積極探索。例如,1985年,上海率先進行高考改革試點,開始單獨命題。到了2004年,包括浙江在內(nèi)的9個省市實施高考自行命題等。全國一度有約一半的省份試行自主命題。根據(jù)他的多年觀察,分省自主命題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各個省份教育教學的改革活力。
轉折發(fā)生在2014年。那一年,發(fā)生了兩件和高考相關的大事情。一件是上海和浙江先行試點高考綜合改革,另一件就是國務院明確了“2015年起增加使用全國統(tǒng)一命題試卷的省份”。
這兩項改革都有一個共同目標:讓高考變得更加公平。“隨著印刷、傳輸?shù)燃夹g的發(fā)展,試卷保密運輸難的問題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部分省份命題水平不一、質(zhì)量不高等問題。高考卷‘全國化’因此成為新趨勢?!?/p>
儲朝暉說,“回歸”的全國卷,不再是一卷走天下,而是提供4種試卷類型,供采用傳統(tǒng)高考和新高考等不同高考模式的各個省份進行選擇。同時,各個省份還可以根據(jù)自身情況來決定所有學科都采用全國卷或部分學科采用全國卷。這既提高了高考命題質(zhì)量,還保證了各省能有一定自主權。
在他看來,近年來,浙江、江蘇等教育質(zhì)量和自身命題質(zhì)量較高的省份也陸續(xù)選擇“回歸”全國卷,證明了各省對于新全國卷使用的便捷與效能的認可。而高考試卷數(shù)次分合背后,更是教育部門對于如何讓高考更為公平的不斷實踐。
分合之間,意味著什么?
看似不變的“高考指揮棒”和不斷在變的高考試卷,究竟會給考生帶來哪些變與不變?
和浙江高考生同考新課標Ⅰ卷的,還有江蘇、山東、安徽、廣東等已實施新高考改革的7個省份的考生們。在高考前夕,潮新聞記者也和幾位曾親歷過新課標Ⅰ卷的考生們聊了聊。
“題型很新穎”是考生們對往年新課標Ⅰ卷的共同評價?!拔医佑|這些不按常規(guī)套路‘出牌’的創(chuàng)新題型時,有些懵。”2021年參加江蘇高考的男生小夏說,但他逐漸發(fā)現(xiàn)雖然題很活但考的知識點還是自己高中所學的,只是更加考驗考生能否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同樣是2021年在山東高考的女生小于,因為平常思維就比較活躍,就比較喜歡這些更有新鮮感的考題,也因此在高考考場上發(fā)揮出了較好的狀態(tài)?!皬奈疑磉呁瑢W們的體驗來看,大家從地方自主命題卷過渡到新課標Ⅰ卷,狀態(tài)都挺平穩(wěn)的。”
張洪峰把新課標Ⅰ卷形容為“最熟悉的陌生人”?!罢憬崆叭昝鞔_了使用全國卷的時間,留給師生的備考時間比較充裕?!睆埡榉逭f,在深入研究后,該校備課組老師們發(fā)現(xiàn)新課標Ⅰ卷考察的知識點,其實都是課本里的知識點及其延伸。只要同學們?nèi)粘W習時從單純的知識復習向?qū)W思結合、注重語言運用能力的轉變,哪怕是第一次面對全國卷也不在話下。
一位省內(nèi)資深的教研員告訴潮新聞記者,新課標下的高考全國卷,更加注重考察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最終指向的是國家需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的問題。在這樣的前提下,靠刷題就不夠了,學生需要理解知識,認識社會和遇到問題時的靈活思維。
此外,或許還會有一些變化會在分合之間悄悄發(fā)生?!昂芏嗳苏J為高考考試和招生是兩部分,高校招生通過分數(shù)排名投檔,所以采用什么卷子,看起來似乎對大學招生環(huán)節(jié)沒有影響,實則不然”,一位國內(nèi)知名高校浙江招生組負責人告訴潮新聞記者,實際上,高校也會長期觀察這些用不同類型考卷選拔出來的學生,分析他們的優(yōu)秀程度是否有差別,并可能將此作為校內(nèi)一些培養(yǎng)方案調(diào)整的參考。(執(zhí)筆 紀馭亞 姜曉蓉 朱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