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牽引繩后,一頭鯨,7艘船,50多人,已在寧波象山20海里外的南韭山海域“靜止”了半個多小時。
它不動,他們不走!
突然,巨鯨甩了甩尾巴,一頭扎向海底,消失在茫茫大海中。離巨鯨最近的“護漁2號”上,象山縣水利和漁業(yè)局執(zhí)法員馬孟華“嗖”地起身,握緊拳頭去壓制破喉而出的興奮呼喊。掏出手機,他發(fā)了條朋友圈:“20日凌晨5點49分,擱淺鯨魚回家咯!”
19日上午8時40分,馬孟華接到漁民報警,稱一頭體型巨大的鯨魚在半邊山海域擱淺,他和十幾名隊員緊急登上護漁船,趕赴現(xiàn)場。與此同時,我們也循著這條消息,直奔象山。不承想,整整21個小時的生死大營救,隨即在我們眼前拉開序幕……
“鯨魚擱淺,有危險!”
19日上午9時10分,馬孟華趕到鯨魚擱淺海域時,報警的“浙象漁03200”漁船船老大楊根和,正急得在漁船甲板上一圈圈踱步。
半個小時前,剛剛作業(yè)一夜的楊根和開著滿艙的漁船返航,遠遠看到離岸邊約800米的海面上,一坨拱出水面的“大家伙”正原地打轉?!翱隙ㄊ钦{皮貪玩的‘小孩’,遇麻煩了,我們幫忙去!”他跟同船的伙計念叨著,像在“數(shù)落”自家孩子。
楊根和一家世代捕魚為生,他自己也在海上漂了30多年。靠海吃海,他們遇上擱淺的海洋野生動物時,都會去搭把手。這或許就是海邊人與海洋的相處之道。
正說話間,“大家伙”噴出水柱:是鯨魚!楊根和意識到:“鯨魚擱淺,有危險!這單單靠我們可不行?!彼R上撥打了漁政電話求助。
掛斷電話,楊根和發(fā)現(xiàn),鯨魚的背又多露出了一大截,潮水正迅速往下退,救援會更難!“不能等了!”他把小船慢慢靠過去,試圖從內側把鯨魚驅趕到深水處,可試了很多次,鯨魚仍只是原地打轉。
很快,漁政部門的三艘救援船只趕到,附近正在捕魚作業(yè)的漁船也聞訊趕來。大伙嘗試用船把鯨魚頂?shù)缴钏畢^(qū)去,之后又換用繩索拖拽。但水位太淺,鯨魚的體型又過于龐大,加起來70多噸的船都沒能挪動它。糟糕的是,鯨魚裸露出水面的皮膚越來越多了。
“我的船上養(yǎng)了活蝦,備了海水,讓我的船靠近,給它澆水保命!”說罷,楊根和就開船靠近。雖然面臨被鯨魚掀翻船的危險,他仍堅持這樣做!可是,潮水卻把楊根和的漁船和幾艘救援船一寸一寸地推離鯨魚,他們沒有辦法再靠近……
隨著海水退去,救援人員看清了這頭鯨魚的“真容”。它有近20米長,根據(jù)形狀和顏色,判斷為抹香鯨。
抹香鯨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在象山海域比較罕見。抹香鯨一般生活在海洋的深水區(qū),很少會有正?;顒拥膫€體游到近岸。游到近岸擱淺的話,可能是因為內部器官損傷或者定位回聲系統(tǒng)損壞。一旦擱淺,鯨魚可能因體重巨大,導致其肋骨、內臟等受到一些損傷。特別是在失去海水的情況下,救護擱淺的大型鯨類特別困難。想到這,楊根和他們愈發(fā)著急。
“有一絲希望,就要盡力去救援”
海上救援鞭長莫及,岸邊卻有一支隊伍緊急向巨鯨靠攏。
19日上午10時多開始,整頭抹香鯨已露出水面,躺在泥涂上,尾部、頭部等有明顯擦傷。盡管陽光照射不算猛烈,但是一陣陣海風吹在鯨魚身上,讓鯨魚表皮的水分迅速流失,時間成為抹香鯨最大的敵人。
“下一次海上營救,要等到潮水再次漲起,這中間足足有6個小時,我們需要全力幫助巨鯨挺過去!”象山當?shù)匮杆俪闪⑴R時指揮部,調集盡可能多的救援力量,進行海涂救援,為抹香鯨降溫保濕,保持生命體征。
隨即,泥濘的灘涂成了爭分奪秒的戰(zhàn)場。消防、公安、漁政、民間救援隊等數(shù)支力量,半小時內集結完華。
石浦消防救援站指導員王海鵬帶著一支十幾人的隊伍靠近抹香鯨。從堤岸到抹香鯨所在位置,直線距離不過五六百米,但是要穿過一片灘涂。消防官兵光腳前行,一腳深一腳淺,幾乎每一步都會陷到大腿根部。
行進困難,打水泵等裝備根本沒有辦法抬進去,救援工作只能徒手進行,每個消防官兵隨身帶水桶?!把a水”對于此時的巨鯨來說,至關重要。每個人一到位,便一刻不停地往鯨魚身體和尾部淋水。舀水,澆水,他們一遍遍重復著,還小心避開鯨魚的鼻孔和眼等敏感部位。
“長時間暴露,鯨魚體內可能產(chǎn)生炎癥,要盡早救治。”寧波海洋世界的專家趕到現(xiàn)場,在鯨魚尾部掛上了消炎藥水。
很快,灘涂上的水根本不夠用了。有人彎下身,徒手挖溝渠,引流附近的水。“鯨魚偶爾會動一動尾巴,看到它有生機,我們就更加努力淋水?!蓖鹾yi說?,F(xiàn)場,上百人圍成一圈,參與到抹香鯨營救行動中,沒有任何一個人放慢救援動作,“有一絲希望,就要盡力去救援。”
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翟紅昌也從杭州趕來。只是,他一見到巨鯨時,心里拔涼拔涼的:“這是一條青壯年抹香鯨,從牙床判斷大約20多歲,整體狀況堪憂,呼吸失去節(jié)奏,表皮失水嚴重,開始大面積脫落?!?/p>
翟紅昌很清楚,這么大的抹香鯨擱淺,從未有過成功救援的案例,因為抹香鯨巨大的重量不能被海水均勻分散掉,會壓迫到它的內臟,長時間就會導致死亡??煽吹窖矍斑@個龐大的救援隊伍,讓他似乎看到了希望。
一路護送,迎著朝陽獲得新生
19日17時左右,象山海域開始漲潮,逼退了灘涂上的救援人員。而海的那一邊,7艘漁政船艇、2艘漁政快艇正被潮水推著,一步步靠近巨鯨。
雖然大小救援船只全部到位,只待海水高位而動,可關于這條巨鯨的下一步救援方案仍在激烈討論中——
“巨鯨有近20米長,估算有70噸,小艇拖拽存在翻覆風險!”指揮部里,浙江省森林資源監(jiān)測中心工程師周佳俊拋出觀點。
“大船拖拽勢必損傷鯨魚,為了它的安全,我建議選擇小艇慢速拖拽!”象山水利與漁業(yè)局副局長倪建泉建議,一旦拖拽過程中發(fā)生危險,果斷棄繩保證人員安全!專家和救援人員激烈討論,反復論證,努力保人魚都安全!
19日21時,海面一片黢黑。護漁船在浮標燈紅色信號的指引下,慢慢靠近巨鯨。船上的象山漁政執(zhí)法大隊中隊長徐錦濤心里直打鼓。自從海水漲起,海面暗下來,他們就沒有辦法看清巨鯨的狀況?!澳憧梢煤玫?”他在心里默念。
隨著靠近,巨鯨似乎感覺到了什么,輕擺了一下尾巴,還噴出一柱水。徐錦濤差點激動地蹦起來,通過對講機把這好消息傳遞出去。
很快,護漁2號船首先進行拖拽。他們船一動,所有的救援人員不約而同地朝他們喊道:“輕點,再輕點,速度再慢點!”護漁6號船也加入了,巨鯨終于微微挪動了,第三艘船又加入進來……
“象山近岸存在船只繁忙的西航路,按照方案,他們需要將巨鯨拖到20海里外海域放歸。”徐錦濤對我們說道。而從航行時間看,正好可以在日出和最低潮位期進行放歸,既便于觀察鯨魚狀態(tài),又可進一步降低它二次擱淺的概率。
就這樣,三艘船摸黑前行,慢慢移動著巨鯨,速度比走路還要慢。拖一段,停一段,原本兩小時的航程,船隊用了8個小時。
到了20日凌晨1時,那段海面讓徐錦濤他們無比煎熬——船隊駛入了網(wǎng)具密布的海域。兩艘船探路,躲避阻礙物;三艘船以相同的速度,甚至相同的轉彎弧度進行避讓。凌晨3時,船隊進入信號不穩(wěn)定的海區(qū),一度與指揮部失去聯(lián)系……這一路走得異常艱險。
清晨5時多,巨鯨終于抵達了合適的海域。解開繩索,7艘船卻都不放心離去,他們關掉馬達,漂浮在巨鯨身后50余米的地方。
“怕它不適應這海域!”“怕它游錯方向再迷路!”“怕它身體還沒完全恢復”……千萬個擔心,此刻在心頭泛起。
直到看到它擺尾越來越有力了,直到看它噴出水柱,直到目送它離去……大家仍在原地守候良久。
(記者 應磊 陳醉 賀元凱 共享聯(lián)盟象山站 陳光曙 寧波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