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浦江畔新地標:浦東美術館明開館
致力于打造成最受觀眾喜愛美術館之一,泰特、米羅、蔡國強……重量級開幕大展準備就緒
“藝術家都有調色盤,我的調色盤就是那些火藥?!?日下午,知名藝術家蔡國強以“導覽員”身份,為媒體預展進行導覽講解。明天,浦東美術館將對公眾開放。位于黃浦江畔陸家嘴核心區(qū)域的浦東美術館,是全新國有公共美術館,憑借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鮮明的建筑特色和優(yōu)質的展覽項目,致力于成為上海國際文化場館新地標、國際文化藝術交流的重要平臺和最受觀眾喜愛的美術館之一。
“量身定制”大型奇觀裝置
作為浦東美術館第一位委任藝術家,蔡國強在中央展廳為美術館開幕特別創(chuàng)作大型奇觀裝置《與未知的相遇》,并帶來“蔡國強:遠行與歸來”特展。這場特展緣起蔡國強近年“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在世界重要美術館舉辦展覽。
《與未知的相遇》為浦東美術館中央展廳“量身定制”。中央展廳高30余米,長、寬各17米,是國內美術館難得的非常規(guī)超大空間?!杜c未知的相遇》以瑪雅文明的自然宇宙觀出發(fā),將不同文明里“脫離重力、擁抱宇宙”的故事,通過手工搭建的墨西哥煙花塔這一質樸形式,使用電腦控制的光之繪畫,打造“宇宙樹”和時空膠囊。
導覽現(xiàn)場,蔡國強帶大家觀看他在世界重要美術館舉辦個展的代表作品,包括:國立普希金造型藝術博物館“十月”(2017,俄羅斯)、普拉多美術館“繪畫的精神:蔡國強在普拉多”(2017,西班牙)、烏菲齊美術館“花曲:蔡國強在烏菲齊”(2018,意大利)以及為紐約古根海姆博物館策劃的展覽“非品牌”(2019,美國)等。這是蔡國強繼2014年在上海當代藝術館舉辦個展后再次回到上海舉辦個展。上海是他離開家鄉(xiāng)后的第一個港口?!爱敃r,上海對年輕的我來說,就是接觸西方藝術的一個真實存在?!辈虈鴱娬f。
此次展覽共展出蔡國強119件/組以火藥為主及不同媒介的作品。浦東美術館三個不同樓層空間中,二樓三大展廳和公共空間呈現(xiàn)蔡國強的“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精選作品,四樓多功能廳展示藝術家對話繪畫初心的早期作品,以及由洛杉磯蓋蒂文物保護研究院策劃的展中展“媒材的遠行”。
蔡國強廣受好評的首個VR虛擬現(xiàn)實體驗作品《夢游紫禁城》也在此次展覽中呈現(xiàn)。
不出國門欣賞“泰特”藏品
浦東美術館還為觀眾帶來兩個重磅展覽,包括“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胡安·米羅:女人·小鳥·星星”。
為此次開館大展,泰特美術館拿出100多件珍貴藏品,其中不少作品是第一次走出“泰特”。“光:泰特美術館珍藏展”將于2021年7月8日至11月14日向公眾開放。泰特美術館擁有從1500年至今的英國國家級藝術藏品和國際現(xiàn)當代藝術館藏。此次帶來的展覽,以“光”為主題線索,探索藝術家如何在每一種可以想象的媒介中,利用自然與人為環(huán)境中的明暗對比、冷暖色彩,借鑒科學,挖掘想象深度,試圖捕捉光的短暫效果,并利用光的情感聯(lián)想創(chuàng)作出動人心魄的作品。
展出的珍貴藏品包括約翰·康斯太勃爾的《由草甸瞭望索爾茲伯里大教堂》(1831年展出)、約瑟夫·馬羅德·威廉·透納的《光與色〈歌德理論〉—洪水滅世后的清晨—摩西寫作〈創(chuàng)世記〉》和《陰霾與黑暗—洪水滅世之夜》(1843年展出)、約翰·馬丁的《被摧毀的龐貝與赫庫蘭尼姆》(1822年)、威廉·霍爾曼·亨特的《良知覺醒》(1853年)、克勞德·莫奈的《維爾茨港的塞納河》(1894年),以及瓦西里·康定斯基、丹·弗萊文、詹姆斯·特瑞爾、安尼施·卡普爾、塔西塔·迪恩、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布里奇特·萊利和草間彌生等當代藝術家的作品,展現(xiàn)一場跨越200年藝術史的視覺盛宴。
值得一提的是,泰特美術館特地為觀眾帶來最受歡迎的繪畫之一,1851—1852年由約翰·埃弗里特·米萊創(chuàng)作的前拉斐爾畫派杰作《奧菲莉婭》,在浦東美術館1A展廳單獨陳列。
“胡安·米羅:女人·小鳥·星星”由米羅美術館與浦東美術館聯(lián)合舉辦,這是米羅美術館在中國主辦的首次展覽,也是2014年之后在亞洲舉辦的最重要的米羅展覽。展期自2021年7月8日至11月7日。作為西班牙國寶級藝術家,在跨度近40年的創(chuàng)作成熟階段,米羅確立了其獨特的藝術風格,創(chuàng)作更為多樣化:繪畫、雕塑、版畫的界限被打破,紡織材料被運用到作品中。米羅系統(tǒng)性地縮小顏色數量,只選取基礎色彩創(chuàng)作;通過頻繁出現(xiàn)的畫面元素,發(fā)展出一套獨特的繪畫語言:人物、女人、小鳥、月亮、太陽、星星、星座……
美術館像地景融合的雕塑
除了這些重磅展覽,浦東美術館建筑本身也是一個不容錯過的“展品”。它由法國建筑設計師讓·努維爾設計。他在設計中采用了“領地”(Domain)的概念,希望觀眾的參觀之旅從踏入建筑周邊場景的那一刻開始。
浦東美術館占地1.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由陸家嘴集團投資、建設和運營。美術館比照國際一流標準建設,共設13個固定展廳及開放式展廳,可展覽面積超過1萬平方米,可同時容納三到四個大型展覽。設有6個可容納不同尺寸展品的倉庫,并在全館配備24小時中央集成的恒溫恒濕系統(tǒng),確保滿足多規(guī)格、高品質的展品展覽需求。
美術館室內光設計將自然光與人工光相結合。人工光源的布置以現(xiàn)代藝術杰出代表的馬列維奇經典幾何線條為靈感主題,同時滿足照明和幾何陣列美感的體現(xiàn)。讓·努維爾希望為觀展體驗營造三種自然光線的模式:全暗息、全天光和部分遮擋濾光。在自然光源的營造上,讓·努維爾大量采用標志性的“框景”手法。在建筑外立面的開窗設計上,選點精到而準確。觀眾不僅得以在建筑內部借由不多的開窗從不同視角看見室外景致,而且在某些角度還常能獲得“窺視”建筑內部空間人與景的樂趣。
在建筑朝向外灘的一面,則是浦東美術館標志性的兩個特殊展示空間——鏡廳(Glass Hall)。位于二層的鏡廳基底長53米、寬5.2米,凈高6米;跨越三、四兩層的鏡廳基底與前者相同,通高約為11米。兩處空間內均安置整面高反光的LED屏幕,設計理念取自藝術家杜尚在其作品《大玻璃》中所提出的“第四維度”。讓·努維爾認為時間也是作品創(chuàng)作的一個重要元素,“我希望浦東美術館像是沉靜融合在廣袤大地上的一方雕塑,人們看過去的時候不要認為這是個獨立的建筑,而是和地、景、空間小品搭配延續(xù),自然而然連貫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