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掃帚換了八把 掃出文明鄉(xiāng)風 定海馬岙村試點村民環(huán)境自治
浙江在線11月2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夏藝瑄 通訊員 葉世意)“這些果子一定要及時清掃,不然踩破后路面會留下臟兮兮的黑點。”11月26日上午10時,舟山市定海區(qū)馬岙村75歲的村民袁蘇荷回家途中,看到巷子的石板路上有不少掉落的樟樹果,便來到附近的村“保潔站”,拿出一把掃帚仔細清掃起路面。待清理干凈后,她又將掃帚放回原處。
從村里的林氏宗祠到眾家井,這條長約三四百米的林家巷子,袁蘇荷主動承包了家門口的一段,每天早晚都要清掃一遍。這樣的文明習慣,她已經(jīng)堅持了一年。去年6月,馬岙村為優(yōu)化家風街景,以林家巷子一帶為試點,制定了“一把掃帚大家掃”等微民約,鼓勵村民積極參與村域環(huán)境治理。
馬岙村林氏宗祠西門附近的“保潔站”,如今成了附近村民每日必到的“打卡點”。里面擺放著掃帚,可供村民清掃自家庭院和街巷。保潔站的標牌上,村民們簽上了名字,對遵守微民約許下承諾。
“誰家要打掃衛(wèi)生,都可以來這里借用掃帚。”馬岙村黨支部副書記林凱華介紹,掃帚由村里提供,每隔兩三個月就要換一把新的,一年半下來已經(jīng)更換了8把。
記者漫步村巷之間,看到村道寬敞整潔,居民門前的水泥地一塵不染,庭院邊的綠植生機盎然,昔日臟亂差的古村落,如今顏值“爆表”。
以前,林家巷子一帶垃圾遍地。村民林益品在巷子里居住了幾十年,巷子由“臟亂差”變得“綠美凈”,一點一滴他都看在眼里。“以前如果沒有保潔員清掃,這些垃圾就會一直在?,F(xiàn)在大家都會主動掃一掃。”他說。
從不管他人瓦上霜,到一件事情大家做,馬岙村“一把掃帚大家掃”,不僅“掃”出了馬岙村的新面貌,也“掃”出了文明鄉(xiāng)風。接下來,馬岙村將以林家巷子的“一把掃帚”為范本,在村里其他道路開展村民環(huán)境自治,推進美麗鄉(xiāng)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