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AV网址|亚洲手机免费在线|最新av网址发布|67194成人草|在线国产视频91|一区二区无码竹菊|91国产精品综合|日本熟女综合视频|国产免费强奸视频|最近中文字幕99

聚焦長三角

首頁>新聞頻道>聚焦長三角

浙江農(nóng)村垃圾治理“一馬當先” 探訪安吉橫溪塢村

  原標題:走遍安吉縣孝豐鎮(zhèn)橫溪塢村,看不到一個公共垃圾桶——村里的垃圾去哪了

  浙江在線7月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劉樂平 葉詩蕾 縣委報道組 李佳)進了孝豐鎮(zhèn)橫溪塢村的地界,便再看不見垃圾——整個村莊沒有一個公共垃圾桶!這里的垃圾去哪兒了?記者到達時已是早上8時多,一見面,我們便請村黨支部書記裘松偉做向?qū)?,開始“找”垃圾。

  在村里漫步,穿村而過的公路旁,一座青磚黛瓦的文化墻上嵌滿了舊手機、錄音機等電子垃圾,草坪上和花壇邊隨處可見廢棄舊物制作的各種工藝景觀,制作簡單,卻充滿巧思。

  “這些工藝品是村民自己做的嗎?”裘松偉沒有接話,而是把記者領(lǐng)到村口一處叫作“蛹工坊”的建筑外。走進去,只見里面陳列著一件件“藝術(shù)品”:廢棄電飯煲制成的花盆,塑料瓶底粘貼起來的吊燈……原來,這是村里專門設立的垃圾處理區(qū),空閑時,村民會拿著家里廢舊的垃圾,在專業(yè)人士指導下制作。

  這一番參觀已經(jīng)讓記者大開眼,但疑問仍然待解。

  從“蛹工坊”出來走到大路上,一輛載著幾個大垃圾桶的小車停下來。“老朱,今天怎么樣?” 裘松偉上前打招呼。“蠻好,蠻好。”老朱叫朱柏榮,是村里的垃圾收集員,每天早上六七時就開車上路,村民聽到音樂聲,就拎上自家的垃圾桶,等候在門前。

  記者走上前,打開一個綠色大垃圾桶的蓋子,只見里面是菜葉、果皮一類的廚余垃圾。

  而另一個紅色大垃圾桶里幾乎是空的。“我們整個村,每天要外運的垃圾現(xiàn)在是100公斤,之前要900公斤。”裘松偉說。

  垃圾減量是怎么發(fā)生的?原來,去年7月,安吉推行“垃圾不出村”,橫溪塢村成為首個試點。對村里的垃圾進行調(diào)查分析后發(fā)現(xiàn),大量秸稈、樹葉等被混入“不可回收”垃圾,重量占了外運垃圾一半以上。為此,村里組織了環(huán)保志愿者團隊上門宣傳,指導村民進一步做好分類和處理:秸稈、樹葉等可作為肥料回歸竹林田園;廚余垃圾投放到位,集中收集進行沼氣發(fā)酵;可回收垃圾按材質(zhì)盛放,清洗加工后可制作成工藝品。

  這么“麻煩”的分法,村民做得到嗎?記者提出去村民家看看。村民唐雪蓮的家挨著整潔寬敞的村道,院子里種滿各種花草,湊近一看,花盆由破陶罐、舊輪胎和塑料瓶等垃圾回收制作而成。

  “村里給每戶發(fā)了兩個垃圾桶和一個小木筐。綠色垃圾桶放廚余垃圾,黑色的放不可回收垃圾,木筐則用來收集可回收利用的垃圾。”唐雪蓮指著門前的垃圾桶和木筐告訴記者。在廚房,我們發(fā)現(xiàn),廚余垃圾桶旁還掛著一個垃圾袋。“塑料袋等食品包裝外殼不能混進廚余垃圾里,我就另外找了個垃圾袋專門區(qū)分開。”唐雪蓮說。

  從唐雪蓮家出來,記者又隨機走進幾戶人家,所見大致不差。“從前丟垃圾那么方便,現(xiàn)在要這么精細去分類,你們習慣嗎?”對記者的這個問題,村民的答案差不多:一開始是別扭,也做不好,但有人幫著糾正,反反復復,沒過多長時間,垃圾分類就成了農(nóng)戶的新習慣。

  “垃圾分類這件事,不是一下子做成的。”裘松偉介紹,自全省“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開展以來,橫溪塢村就在“垃圾革命”的道路上不斷前行。2003年,該村對全村垃圾進行了集中處理;2014年,垃圾分類工作讓廚余垃圾有了新去處; 2017年,“垃圾不落地”工作全面鋪開,村民們養(yǎng)成了定點定時倒垃圾的好習慣。2018年7月,“垃圾不出村”開始試點……

zjrb2019070800001v02b021.jpg

  對這段歷史,安吉縣農(nóng)辦美麗鄉(xiāng)村長效管理辦公室主任喻凱有一個生動的總結(jié):安吉農(nóng)村,以前是沒有垃圾桶——垃圾隨地亂丟,后來有了一個垃圾桶——垃圾集中收集,再后來有了四個垃圾桶——垃圾分類開始,現(xiàn)在又回到了沒有垃圾桶。

  很多大城市都難以實行的垃圾分類,在安吉的廣大農(nóng)村卻非常普遍,這是怎么做到的?裘松偉的一席話讓記者分外感慨,他說:“村莊是村里人的村莊,他們才是主體。政府再強大,也不能替他們過日子。村莊面貌的改變,依靠的是群眾。能走多遠,要相信群眾。”

  垃圾分類是一件小事,也是一件大事。在裘松偉看來,垃圾分類的最終目的是倡導綠色環(huán)保的生活新方式。這幾年,借助綠色生態(tài)的品牌優(yōu)勢,橫溪塢村以綠色有機農(nóng)產(chǎn)品和鄉(xiāng)村旅游為主導產(chǎn)業(yè),先后成立白茶加工企業(yè)、創(chuàng)辦毛竹合作社,并引進多家精品民宿和養(yǎng)老機構(gòu),村集體經(jīng)營性收入增加100萬元。垃圾分類帶來的綠色變革,正助推橫溪塢村的鄉(xiāng)村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感言

  湖州市委常委、安吉縣委書記沈銘權(quán):

  可以說,“千萬工程”拉開了安吉垃圾分類的序幕。近年來,在“兩山”理念的指引下,安吉縣將垃圾分類貫穿美麗鄉(xiāng)村建設之中,促進垃圾處置“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目標,建立起完善的分類模式和長效機制。

  接下來,安吉縣以打造中國最美縣域為目標,將在全縣域推行垃圾分類智慧管理,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打造更加便捷的收集流程、更加科學的處理方式,實行精準化垃圾分類、精細化長效管理。讓鄉(xiāng)村更美、讓游客更多、讓百姓更富,持之以恒護美“綠水青山”,堅定不移做大“金山銀山”,堅決扛起“兩山”理念誕生地的時代擔當。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
10838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