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365天縮短到30多天 西湖邊硬隔離是這樣“待崗”的
浙江在線-杭州頻道3月18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周洲 通訊員 呂嘯 沈欖)在杭州,毗鄰西湖的湖濱商圈,是眾多市民和游客的“打卡勝地”。一面是天下無雙的西湖、一面是繁華興盛的杭城,湖濱商圈更是被譽為“杭城的門廳、西湖會客廳”。
然而,在風景美如畫的“西湖會客廳”里,卻擺放著與周邊環(huán)境格格不入的硬隔離。在西湖音樂噴泉邊,平海路和東坡路的交匯處,都能看到硬隔離的身影。
如今,硬隔離有了新變化。日前,記者從杭州市上城區(qū)湖濱街道獲悉,200多米長的硬隔離,站崗時間從一年365天縮短為一年30多天。在保障道路秩序的同時,還西子湖畔以自然美景。
“西湖會客廳”
硬隔離曾365天全年無休
西子湖,美天下。為何在“西湖會客廳”里,會擺放冷冰冰的硬隔離?
這和西湖音樂噴泉有關(guān)。2016年5月1日,西湖音樂噴泉經(jīng)過改造迎來復出首秀。當晚,湖濱聚集了近5萬觀眾,道路被圍得水泄不通,音樂噴泉演出也被迫叫停。從那以后,硬隔離就出現(xiàn)在了通往西湖音樂噴泉的東坡路和平海路上,一年365天不曾間斷。
有了硬隔離,西湖邊恢復了往日的寧靜。雖然,硬隔離守住了安全的底線,卻在社會上引發(fā)了不小的爭議。
來自江蘇的游客沈先生,從龍翔橋地鐵口出來,遠遠就看到了硬隔離,他感覺到了杭州這座旅游城市的距離感。“聽說西湖是向大家敞開的,如今西湖就在眼前,我們還要繞著硬隔離走,心里不是滋味。”沈先生說,看到冷冰冰的鐵柵欄,西湖都少了幾分美感。
西湖邊的硬隔離 吳煌 攝
在平海路附近,胡女士經(jīng)營一家中式小餐館。原本想著西湖邊的餐館本該不愁人氣,而門前的一道硬隔離,讓她傷透了腦筋。她測算過,因為硬隔離的存在,平海路南側(cè)的游客,要想走到北側(cè)進店消費,就得繞100多米的遠路。她明顯感覺到,店里生意受到了影響。
為此,當?shù)貒L試在人少的時候,把西湖邊的硬隔離撤下?;叵氲谝淮纬酚哺綦x的情景,湖濱派出所教導員湯安現(xiàn)在都覺得有點難為情:一群人盯著攝像頭,掰著手指數(shù)人頭,看哪個時間段客流量最少。
“通過預估來撤硬隔離,我們心里也沒底。”湯安坦言。沒有準確的游客數(shù)據(jù),撤銷硬隔離也就無從談起。全年無休的硬隔離,成了“以不變應(yīng)萬變”的無奈之舉。
為了實現(xiàn)長效管理,湖濱街道開始嘗試“用數(shù)據(jù)說話”。2018年7月,湖濱街道和杭州市旅委合作,打造了“湖濱智芯”數(shù)據(jù)大屏,對客流數(shù)據(jù)實現(xiàn)了實時抓取。2018年底,“湖濱智芯”正式接入杭州“城市大腦”,尋求城市精細化管理的解決之道。
“城市大腦”精細化管理
硬隔離全年站崗僅30多天
在“湖濱智芯”數(shù)據(jù)大屏上,跳動的數(shù)字和曲線,講述著湖濱商圈不為人知的另一面:3月13日下午3點,音樂噴泉游客人數(shù)為1187人,預警線為5000人;在人流熱力圖上,龍翔橋和解百新世紀商廈呈紅色,人流高度集聚;在人流軌跡上,龍翔橋地鐵站人流流向最多的是銀泰in77B區(qū)。
這些數(shù)據(jù),都是管理硬隔離的重要依據(jù)。湖濱派出所教導員湯安介紹,當人流達到5000人以上時,硬隔離就要派上用場。反之,硬隔離就可以暫時撤下。依托“城市大腦”,他們還制定了三級響應(yīng)預案。比如,當人流量超過1萬人,除了增設(shè)移動護欄,還需啟動160名安保力量。
撤下硬隔離后,西湖邊的風景更好了。據(jù)統(tǒng)計,在東坡路和平海路上,目前實現(xiàn)動態(tài)管理的硬隔離,總共長度達到了200多米。除了“黃金周”、小長假和個別周末外,硬隔離都處于“待崗”狀態(tài),通往西湖噴泉的平海路變得暢行無阻,西湖的美景也因此一覽無余。
“經(jīng)過測算,西湖邊的硬隔離,一年‘站崗天數(shù)’維持在了30多天。”湖濱街道黨工委委員王潞說,此舉最大的好處是帶動了平海路兩側(cè)的商圈人氣,游客們可以在利星銘品廣場和銀泰in77之間自由穿梭,無需再繞遠路。
逐漸減少的硬隔離,也經(jīng)受住了安全的考驗。2018年春節(jié),杭州運用“城市大腦”分析客流量、公交線路、人流軌跡等數(shù)據(jù),在平海路上開辟了40趟“潮汐班車”。在硬隔離部分撤離的情況下,龍翔橋地鐵站接近了預警線,大量游客依然能夠“進得來”和“出得去”。
“城市大腦”打開了硬隔離,也打開了新的管理思路。“從過度依賴到為我所用,硬隔離的變化也在啟示我們,城市的精細化管理大有可為。我們也將運用大數(shù)據(jù),讓這座城市顯得更具人性化、更有溫度。”湖濱街道副主任周偉元說。
眼下,杭州正在打造國家級湖濱步行街,湖濱商圈也向“新零售試驗區(qū)”轉(zhuǎn)型。硬隔離的日漸減少,使得西湖與步行街、湖濱商圈更加融為一體,一個令人向往的游客休憩空間、極具杭州味的市民生活廣場正在顯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