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緊盯小微權力 亮劍破除積弊 臺州著力推進“清廉村居”建設
浙江在線9月11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陳久忍 通訊員 王慶 林孜)“去年我們村‘清廉指數(shù)’全區(qū)第一。村里的每一筆錢都用在刀刃上,百姓心里自然有桿秤!”日前,走進臺州市路橋區(qū)路北街道三角陳村,問及資金流轉和村干部的廉潔、履職等情況,許多村民豎起大拇指,夸起村里的“當家人”。
班子清廉、干部清正、村務清爽、民風清朗。今年以來,臺州以群眾獲得感為標尺,在路橋、天臺等地試點的基礎上,在全市大力推進“清廉村居”建設,使農(nóng)村基層政治生態(tài)有效凈化,黨群、干群關系進一步和諧。上半年,臺州市農(nóng)村涉紀信訪總量、全市涉紀信訪總量、涉紀信訪重復件均呈下降趨勢。
精準、全面、迅速,臺州市、縣兩級成立巡察組,利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研判案件和信訪件,運用“常規(guī)+機動”“重點+專項”“延伸+交叉”等巡察機制,破除人情關,深挖“微腐敗”。同時,椒江、黃巖、溫嶺等地直擊基層干部吃拿卡要、刁難群眾、形式主義等34個方面的作風問題,嚴查嚴辦,一案雙查。據(jù)統(tǒng)計,截至目前臺州全市共巡察3691個行政村,立案查處涉及農(nóng)村黨員干部案件1613起,黨政紀處分1473人,交由公檢法處理160人次,通報曝光典型案例432起。
為了全面精準把握農(nóng)村基層政治生態(tài),科學評判村級廉情,去年10月起,臨海、玉環(huán)、仙居等地陸續(xù)開始制定“清廉村居”建設考核辦法和“清廉指數(shù)”考評體系,將每個村居的廉政情況明明白白地曬在群眾面前,方便群眾監(jiān)督。
陽光之下,“小微權力”不再任性。便民服務中,“小微權力”正轉化成基層群眾滿滿的獲得感。近日,三門縣沙柳街道大周村村民周德升承包了40畝養(yǎng)殖塘,辦好相關手續(xù)僅用10天,他拿著《三門縣小微權力運行清單》笑得合不攏嘴:“全靠這本小冊子!村級事務找誰辦、怎么辦,都寫得清清楚楚。”
目前,在臺州,一場針對村級組織權力事項的全面梳理有條不紊地展開,聚焦涉及黨員群眾重大利益、權力運行風險較大的事項,陸續(xù)制定出臺村級小微權力清單,明確辦理步驟,確立統(tǒng)一標準。同時,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監(jiān)督渠道多方拓展,便民服務一網(wǎng)通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