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16時20分許,一輛長16米的冷鏈掛車奔波5天后,抵達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天山九鼎果品交易市場。當?shù)劁N售商齊星果業(yè)負責人文均打開車廂柜門,只見來自4000公里外浙江青田的楊梅色澤鮮艷、手感緊實,仿佛從枝頭摘下不久。
楊梅貨主、中僑(浙江)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負責人洪東彷欣喜地說:“這次跨越大半個中國的‘楊梅之旅’,是楊梅保鮮技術突破的成功驗證!”
“頭一回見到楊梅以整車冷鏈保鮮模式運到新疆,以前楊梅入疆沒有分揀,損耗率很高。這次楊梅不僅分揀得整齊,口感還格外鮮甜?!蔽木f,此次采購了100多箱楊梅,對市場銷售信心很足。
7月5日0時,滿載265箱楊梅鮮果的冷鏈掛車,從青田縣高市鄉(xiāng)發(fā)車。在裝車時,洪東彷向記者介紹,集裝箱安裝有特制電極板,在車廂內形成7000伏高壓的電場環(huán)境,讓楊梅鮮果在低溫中不凝結冰晶,同時果肉內部水分子從無序運動變?yōu)橛行蚺帕校冉档凸獗c溫度,也讓鮮果在超低溫環(huán)境中仍保持活性。他還說:“通過精密調控濕度與氣體成分,讓楊梅進入‘半休眠’狀態(tài),實現(xiàn)了長時間保鮮?!?/p>
2024年8月,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孵化的農業(yè)科技公司與青田縣政府簽約建設中僑“設施楊梅”項目。青田縣副縣長葉永青說,當初引進中僑團隊就是看中其擁有的鮮果保鮮技術,隨著保鮮技術的突破,意味著一顆小楊梅走向全球將不再難。
不到一年時間里,一支“楊梅科技特工隊”集結青田,合力攻關楊梅保鮮技術。經過近半年的科研實驗,楊梅保鮮時間從3天逐漸提升到10天、20天,最長達到了25天。
保鮮技術突破,除了運用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的電場保鮮技術外,還運用了微米級保鮮袋技術、特定藍紅光波段植物補光提升果皮韌性技術、新鮮楊梅從30℃極速冷卻至3℃技術等。
楊梅保鮮技術的突破,為降低運輸成本和市場售價提供了保障。洪東彷算了一筆賬:遠距離空運楊梅,運費加包裝成本每公斤高達60元,采用“在途保鮮集裝箱”陸運或海運,運輸成本能降低90%,單次運力可提升5至10倍。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楊梅生產國,其中浙江楊梅種植面積達130萬畝,年出產楊梅超70萬噸,產量占全國的60%。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余銘教授說:“電場技術突破楊梅保鮮貯運技術瓶頸,有利于提升產業(yè)規(guī)模與產品質量,有助于楊梅走出國門,助推主產區(qū)農民更快邁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