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千架無人機燈光秀
11月4日,秋日的合肥夜間微涼,而在駱崗公園內,人潮澎湃,科學家精神在合唱歌聲中點燃心弦。袁隆平、鄧稼先等科學家的圖像閃耀合肥夜空——這里是正在錄制的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首屆《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盛典》現(xiàn)場(以下簡稱總臺“科晚”)。
總臺“科晚”有何亮點?本報記者帶你搶先“劇透”無人機秀、機器人指揮合唱樂團等精彩節(jié)目。
老教授的赤子情懷
“拂去歲月厚厚的封塵,敞開心的世界記憶的閘門……引領著我,默默地前行。”在駱崗公園大機庫前,由中國科大的退休老教授們組成的合唱團,在星空下唱起《追尋》。悠揚旋律,在秋風中回蕩,響徹夜空。他們平均年齡72歲,仍然滿腔赤子情懷,唱出對科研先輩的追懷和對后輩的期盼。
與此同時,數(shù)千架無人機變換隊形,在空中浮現(xiàn)出袁隆平、鄧稼先、華羅庚、李四光等科學家的圖像和姓名。光影在旋律中穿梭,仿佛帶領大家穿越時空,回到了老一輩科學家潛心科研的崢嶸歲月。
“在追求科研的路上,我們永遠都是小學生。”曾在中國科大念書、教研的科技工作者們,現(xiàn)場“表白”對祖國的熱愛、對科研事業(yè)的追求。他們當中,有的年逾花甲仍在為中國量子科技產業(yè)化事業(yè)奔走,有的參與過合肥第一代“先進光源”建設,至今仍在科研一線“老驥伏櫪”。
本土科技企業(yè)參與錄制
本次總臺“科晚”的錄制地點——合肥駱崗公園,不僅是一座集市民休閑、兒童游樂、旅游觀光、文藝展示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園,更是創(chuàng)新技術先行先試的“超級場景應用場”。無人物流、無人配送、城市智慧治理等150多項新技術、新產品,50多個應用場景都在這里示范應用。
“首屆總臺‘科晚’,不僅是中國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的盛典,也是合肥科技創(chuàng)新的盛事。”合肥市科技局副局長呂波介紹,合肥以“科創(chuàng)名城”著稱,大科學裝置集聚度全國領先,一項項“中國首創(chuàng)”“世界第一”的科技成果在此誕生。多年的創(chuàng)新積淀,迎接著首屆總臺“科晚”的落地。
呂波透露,不少合肥本土科技企業(yè)也參與到“科晚”的錄制當中。如科大訊飛帶來了人工智能技術;全色光顯帶來了裸眼3D燈光,璀璨燈火如“魔法棒”點亮現(xiàn)場。
牢記“國之大者”,保障“國之重器”,服務“國之棟梁”,合肥勇當科技和產業(yè)創(chuàng)新的開路先鋒。呂波表示,在“科晚”之夜,科學家精神點亮了駱崗公園,也點亮了大家的愛國主義情懷。全國人民對科技工作者的矚目,激勵著科研人員們勇攀科學高峰,引導青少年立志科技報國,在全社會營造出“追星就追科學家”的良好氛圍。
合報科學+融媒體工作室
合肥通客戶端—合報全媒體記者 劉小容/文 王浩/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