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秧好半熟稻,苗好七分收”,水稻插秧是秋收保障的關鍵。連日來,如皋各地插秧工作已陸續(xù)展開,天氣情況的好壞則直接影響插秧的進度和質量。在這場關乎糧食豐產豐收的關鍵戰(zhàn)役中,如皋市氣象局吹響“集結號”,變“被動防”為“主動防”“精準防”,與農民朋友們一起奮斗在希望的田野上。
“6月26日到月底,晴雨相間,建議提前做好低洼易澇田清溝理墑;天氣悶熱,種植戶同時要做好防暑降溫準備?!痹趨歉G鎮(zhèn)沈徐村,村干部郝小飛在收到《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專報》后,迅速通過大喇叭、微信群將天氣提醒送到農戶手中。今年的“三夏”服務中,如皋市氣象局特別加強了與各鎮(zhèn)(區(qū)、街道)的溝通協(xié)作,通過完善多渠道信息共享機制,第一時間將天氣變化情況傳達到基層“網格”末梢。
同一時間,在吳窯鎮(zhèn)錢莊居,兩臺自動插秧機正在田里作業(yè)?!按謇锪鬓D承包了800畝左右的水稻田,選種的9108南粳大米,只要天氣適合,畝產能達到1400斤…”插秧機上,種植戶沈妙與農氣志愿者熱烈地交談著。機械化插秧質量好、效率高,但插秧時間對溫度、雨水要求極高,干旱和澇害都會影響稻米品質,導致水稻減產。入夏以來,如皋氣象志愿者通過類似的農氣“微調研”,親身體驗“夏收夏種”農忙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分析比對小散戶和機械種植大戶的不同需求,在此基礎上精準投放各類服務信息,幫助不同規(guī)模的農戶合理安排夏收夏種時間。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齊,廣袤田野上處處呈現(xiàn)出一派欣欣向榮的繁忙景象。如皋市氣象局將持續(xù)開展農氣服務新技術、新模式、新產品的推廣應用,孜孜不輟,不斷提升鄉(xiāng)村振興的氣象科技“新”含量,為農業(yè)農村現(xiàn)代化發(fā)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氣象“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