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場以春之約為主題的“四季鄉(xiāng)韻 看見寧波”共富行網絡互動活動在寧波北侖春曉街道拉開帷幕。
一支由央媒記者、“三農”專家、網絡“大咖”等組成的探訪團深入北侖鄉(xiāng)村,解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實踐路徑,見證寧波深化共同富裕示范區(qū)建設的鮮活樣本。
在寧波海和森茶園基地,20余名茶農腰挎竹簍,在茶樹間穿梭,指尖翻飛,嫩綠的烏牛早茶芽紛紛落入簍中?!凹尤牒:蜕哺还し缓?,我家年收入多了4萬元,現在我們只管種茶,加工銷售全交給企業(yè),省心!”78歲的茶農李國滿笑著說。
據悉,寧波海和森食品有限公司整合茶產業(yè)鏈,6000平方米的共富工坊吸納120名村民就業(yè),人均年增收2萬元,同時,公司還向周邊非合作社茶農敞開收購渠道,帶動更多農戶增收。
針對茶農技術短板,共富工坊聯合浙江大學、寧波市農科院專家開設“共富學堂”,每季度開展茶園管理、鮮葉保鮮等技術培訓,助力成品茶品質躍升。
在春曉街道三山村雙獅社,青瓦白墻的新中式民居沿溪而立,百年樟樹下,三山村黨委副書記周曉菠展開村域圖,講述著這里的蝶變。十年前,這里房屋破敗、溪流淤塞,如今,通過藝術設計喚醒沉睡資源,雙獅社打造了東山書屋、大樟樹農家樂、雙獅農場咖啡店等網紅打卡點,帶動周邊農特產銷售、民宿營收近400萬元。
北侖區(qū)春曉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街道從“千萬工程”起步,提升基礎設施,使6個建制村實現了省A級景區(qū)的全覆蓋。目前,轄區(qū)內的民宿占全區(qū)90%,年均接待游客超200萬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億元。未來,該街道將深化藝術鄉(xiāng)建,引入研學項目,讓共富成果更加可持續(xù)。
“北侖的實踐極具樣本意義?!睂幉ㄊ忻利愢l(xiāng)村研究專家林杰建議,加強數字賦能,推動共富工坊互聯互通,拓展新業(yè)態(tài),將農產品及其綠色生產過程推向全球。同時,挖掘和培育新農人隊伍,讓鄉(xiāng)村發(fā)展充滿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