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六岸的璀璨燈火仿佛還在眼前,一覺醒來,便有另一番“戰(zhàn)報”提醒你跨年之夜的盛況——
去年12月31日,7.4萬人次涌入寧波鼓樓沿,逾50萬人次“擠”進天一廣場;來福士廣場推出的“大娃怪市”,開市3天人流量超3萬人次;1月1日凌晨的三江口,導航規(guī)劃一路飆紅,出租車、網約車更是“一車難求”……
“人從眾”的場景背后,寧波各大商圈、景區(qū)喜迎“開門紅”。無論是商圈市集,還是街邊餐飲、景區(qū)旺鋪,都洋溢著與寒冬截然不同的“熱力”。
“跨年夜在天一廣場碶閘街一帶‘覓食’,6人桌普遍要等40分鐘以上。我只記得跟著大部隊不停上樓、取號、下樓,電梯里人挨著人,大家的消費熱情真高??!”市民陳先生感慨道。
不容小覷的“大流量”,與各大商圈、景區(qū)推出的活動密不可分。
在天一廣場,一場線上線下聯(lián)動的沉浸式跨年盛宴火熱上演。16米長全息立體巨幕滿載網友的新年心愿,裸眼3D倒計時引發(fā)全場歡呼,燈光里的音樂噴泉讓人駐足流連……
古鎮(zhèn)老街同樣氛圍感滿滿。在江北慈城,“吸睛”的國潮活動和濃厚的節(jié)日氛圍展現(xiàn)了古縣城的魅力。身著漢服的有古縣城的“NPC”,還有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年輕人。
沿街商販有的出售烤菜年糕等寧波特色美食,有的用心打磨著手工藝品。當游人圍滿了攤位,你只有踮起腳或擠進人群才能知曉大家在圍觀什么,頗有一種“開盲盒”的新奇感。
元旦假期,各類市集也成為游客的“新寵”。寧波老外灘的復古游園會上,乘坐著人力車的旗袍姑娘向游客分發(fā)著畫報;“灘玩兒尋年集”中,古今中外的美食暖了胃、民族風的年俗“非遺”養(yǎng)了眼;復古音樂會上,樂隊為游客送上迎新的歌聲……
而在不遠處的來福士廣場,連開四場的“大娃怪市”更是吸引了150多家攤位進駐。來自全國各地的攤主把自己對美學的想法附加在自己售賣的物品上,游客在“養(yǎng)眼”的同時,還能收獲一個故事,甚至找到志趣相投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