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有創(chuàng)意十足的藝術裝置、可盡情撒歡的露營基地、特色鮮明的“藝”起發(fā)光市集、如夢如幻的“天空之鏡”、躍動心弦的多巴胺色彩建筑……走進位于黃山高新區(qū)的新潭鎮(zhèn)長源村,濃郁的藝術氣息撲面而來。
長源國際藝術村,依托文化藝術找準了自己的振興之路。
鄉(xiāng)土里“長”出藝術的花
對待鄉(xiāng)村里的藝術,要像美學大師朱光潛所說的那樣:“慢慢走,欣賞啊!”
透過蒙德里安風格的窗畔,感覺時間在這里慢了下來。村內沿街民居的馬頭墻在工匠的巧手下煥新,從前斑駁的外墻經過統(tǒng)一設計,變成了整齊劃一的彩色建筑,濃烈的色彩在夜晚燈光的映襯下,使村莊美成詩意繽紛的油畫。
藝術與鄉(xiāng)土碰撞,擦出了絢爛的火花。曾經的農民新村變成了影溪河文創(chuàng)街,曾經的村部大樓變成了國際藝術家駐留中心,曾經的閑置房屋變成了音樂酒吧,曾經的棄土場變成了露營地……長源村正以驚人的速度蝶變生長。
長源村毗鄰西溪南、徽藝小鎮(zhèn)非遺創(chuàng)意園,距高鐵北站僅幾分鐘車程,離市區(qū)也不遠?!叭绾巫尦鞘械馁Y源到鄉(xiāng)村來,我們一直沒有找到好路子。直到三年前,隨著上苑藝術館的落地,藝術的種子從此就在長源播下了?!遍L源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汪靖說。2021年,在北京藝術圈頗有名氣的上苑藝術館“搬進”長源村,上苑藝術館黃山創(chuàng)作園主人程小蓓只花了5分鐘就作了這個決定。閑置小學變身藝術家駐留地,曾經鮮有人問津的村莊逐漸熱鬧起來,一批又一批來自奧地利、美國、法國、塞爾維亞、俄羅斯、墨西哥等地的藝術家涌入長源,有的一住就是一年。
看到很多藝術家在長源國際藝術村創(chuàng)作,南非藝術家Seth Deacon也被吸引來到這里。他表示,長源作為藝術與生活完美融合的村落,是個性表達與獨特審美追求的璀璨舞臺。葉曉雨是長源國際藝術村首批簽約駐留青年藝術家,她是長源人,自學藝術畫創(chuàng)作以及COS妝,她相信長源會成為藝術家向往的地方,她希望用色彩與線條讓長源的無限可能被更多人看見。
為發(fā)揮區(qū)位及工業(yè)反哺農業(yè)的優(yōu)勢,打造省級和美鄉(xiāng)村精品示范村,按照市委、市政府對“國際黃山·藝術長源”的定位要求,黃山高新區(qū)管委會、開投集團、新潭鎮(zhèn)組建工作專班推進項目建設和運營。經過前期規(guī)劃,今年4月,長源國際藝術村項目啟動建設,包括改善人居環(huán)境、完善基礎設施、豐富業(yè)態(tài)。半年多來,項目建設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個有風景有故事的國際藝術村初現雛形。
藝術鄉(xiāng)建不只是一場邂逅
漫步在影溪河文創(chuàng)街區(qū),這里如同一幅活生生的藝術畫卷,忘憂雜貨鋪、很酒以前音樂酒吧和melody西餐廳交織其間,為藝術家構建出多元化的生活場景。獨特的夜景亮化巧妙地勾勒出建筑的輪廓,與鮮艷的多巴胺墻繪相得益彰,營造出夢幻而富有創(chuàng)意的氛圍。
“原本這里是一座村部舊樓,通過微改造,使之成為一個充滿創(chuàng)意與靈感的空間。這里不僅為藝術家提供了創(chuàng)作的場地,更為他們搭建了一個跨文化交流的平臺?!痹趪H藝術家駐留中心,黃山高新區(qū)黨工委委員、開投集團總裁方應艱表示,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吸引更多的藝術家來到長源,共同打造國際化的藝術村落。
藝術敲開了鄉(xiāng)野的窗,越來越多的“徽創(chuàng)客”在這里創(chuàng)業(yè)、生活,他們雖然來自不同的地方,但是奔著同一個目標相聚在長源,那就是用藝術點亮鄉(xiāng)村之美。在這里,我們見到了現代小木雕主理人姚婕,辭去穩(wěn)定的教師工作,開起個人工作室,村里人說她“不務正業(yè)”,而她卻堅持以刀為筆、以木為紙,把生活的鋒芒裁成最溫柔的模樣?!俺梦疫€年輕,趁我還鮮活,我自野蠻生長,去追尋那個有光的地方,它不在遠方,就在長源?!痹谝︽佳壑?,長源是一個沒有天花板的創(chuàng)作空間,讓她迸發(fā)出無限的創(chuàng)作靈感。
夜晚的星空下,小酒館的窗戶里閃爍著暖暖的燈光,當音樂響起,在深情的歌詞、悠揚的旋律中,找到那份最淳樸的音樂情感和最真實的自我。汪翰是這間酒吧的主理人,他笑稱自己在“很酒以前”販賣“音樂與自由”,“這里是國際藝術村,是一個集聚年輕人夢想的地方,很高興在這里可以鏈接到來自全球的朋友,希望大家都能在這里找到自己的青春,找到青春里的自己?!?/p>
10月8日,影溪河文創(chuàng)街迎來首批藝術生駐留,山東建筑大學藝術學院的學生們在長源開啟為期10天的藝術之旅。臨走,藝術生劉潤琪感慨地說,“第一次來到這里,就被眼前的景象驚艷到了,它有色彩,很斑斕,蒙德里安的幾何抽象在這里變得具象了起來,我在這里的每一天都過得非常充實,原來徽州的文化還有另一種表達?!?/p>
“引鳳筑巢”共建和美鄉(xiāng)村
在藝術的浸潤下,曾經沉睡的鄉(xiāng)村被喚醒,變得生機勃勃。
一面老墻,畫上有趣的卡通圖案,就有了別樣韻味;一只電表箱“換裝”后成了藝術品;一臺空調外機,創(chuàng)意改造后變身復古相機……村民們一看:呀,原來這就是設計?這就是藝術?高大上的藝術,一下子變得觸手可及,可親可近。
長源的改變,離不開一個人,他就是鄉(xiāng)建設計師、原深圳資深攝影師張真鋼,現在他是黃山星級鄉(xiāng)村振興首席服務官、長源國際藝術村項目總策劃。在他看來,在長源打造一個讓更多年輕人流連忘返的地方,一個有趣味、能釋放情緒價值的藝術街區(qū),是大黃山彰顯國際范的一次有益嘗試?!斑@里將成為聚集人氣、有品位的藝術街區(qū),很多80后、90后,甚至00后,關注、欣賞、喜愛、樂意過來打卡。這是我們策劃的初心,也是打造的方向。”張真鋼介紹,長源國際藝術村正以大黃山建設為依托,匯聚全球藝術家的靈感和創(chuàng)意,以不同的藝術表達讓黃山的國際化真正落地開花。
“其實在項目建設之初,也有村民持觀望、反對態(tài)度,比如做墻繪,看到把自家外墻畫得五顏六色,就有村民不同意,通過黨建引領,我們充分尊重村民的意見,他們可以自由挑選顏色,如果對墻繪不滿意,我們也可以刷新,總之是給村民帶來實惠。”長源村第一書記衛(wèi)晨介紹說,在建設中,堅持“重保留、微投入、精提升”,通過合資公司收儲、租賃閑置房產,吸納村民參與鄉(xiāng)村建設,帶動村民就業(yè)。
為推進項目建設,黃山開投集團與長源村合資成立了黃山市影溪河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強村公司+農戶”的運營模式,對長源村的存量資源進行整村性、系統(tǒng)化、多維度運營管理。在項目建設中,堅持“先引鳳、再筑巢”“誰規(guī)劃、誰經營”理念,帶著“方案”實施個性化訂制精準招引,MOJ咖啡、珞桐露營等先后簽約落地。
以藝術之力見證鄉(xiāng)村新生
黃山市影溪河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菲是土生土長的長源人,長源國際藝術村項目啟動,精于策劃的她毅然回到家鄉(xiāng)參與項目建設。
王菲認為,“徽州的顏色不一定就是黑白,它也可以是悅目的多巴胺,我們要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登場,所有的業(yè)態(tài)都圍繞年輕人、藝術家的需求。長源要的不只是‘網紅’,更是‘長紅’。今年4月我們發(fā)起了‘徽漂’計劃,目前已經有200多位青年藝術家申請加入?!?/p>
當藝術的風吹過長源,游客在這里聽音樂、逛市集,藝術家在這里辦展、創(chuàng)作,村民在這里開民宿、辦餐飲,帶動鄉(xiāng)村煥發(fā)新的生機。未來,這里將匯聚更多的創(chuàng)意火花,呈現更多元的文化內容,打造成集藝術展示、非遺文創(chuàng)、教育研學于一體的國際藝術村。
長源,正以藝術之力誠邀你我見證一個國際鄉(xiāng)村會客廳的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