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上午,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年會暨“循跡溯源·運河文化紹興行”百名文化記者采風活動在我市啟動,來自全國的170余名文化記者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紹興足跡“循跡溯源”,共謀以報紙副刊力量推動大運河文化等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作為新聞事業(yè)的重要陣地,報紙副刊承載著傳播知識、弘揚文化、服務讀者的使命。近年來,全國各地報紙副刊不斷加強與現(xiàn)實、與人民的血肉關聯(lián),將新聞性與文學性深度結合,創(chuàng)作出一批沾泥土、帶露珠、冒熱氣的好作品。
啟動儀式上,來自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浙江日報等媒體的代表表示,要把準時代脈搏,精準設置議題,積極踐行“四力”,挖掘動人故事,整合多方資源,擴大傳播范圍,更好地發(fā)揮副刊作用。
作為全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紹興的每一寸土地,都折射著文化的光輝,值得沉下心去探究、品味。啟動儀式后,由百余名記者組成的采訪團還將在我市開展為期5天的走訪調研,走進浙東運河博物館、陽明故里、倉橋直街、柯巖魯鎮(zhèn)、越劇小鎮(zhèn)、新昌大佛寺等20個具有代表性的調研點位,深度感受紹興人文風光、歷史遺存、文旅產(chǎn)業(yè)等方面的亮點,認真挖掘紹興深厚的運河文化、陽明文化、大禹文化等文化底蘊,用筆觸和鏡頭記錄變遷,定格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