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對接,全方位收集民聲。市長熱線猶如城市的“民生聽診器”,蚌山區(qū)緯二路街道聚焦市長熱線這一反映民生訴求的重要窗口,深入傾聽民聲、切實解民憂,在群眾與政府之間架起了有效的溝通橋梁。
為確保信息不遺漏、無差錯對熱線所反映的重點問題進行詳細了解,包括問題發(fā)生的具體地點、事件的大致經過、居民的主要訴求等關鍵要素。同時,按照問題的類型進行科學分類,如將環(huán)境衛(wèi)生類細分為垃圾清運、街道清掃、公廁衛(wèi)生等小類;將民生保障類分為住房保障、社會保障、就業(yè)服務等,方便后續(xù)的精準分析和處理。
深入調研,積極破解民生難題。針對市長熱線反饋集中出現且較為復雜的問題,組織轄區(qū)部分人大代表和議事代表開展實地調研活動。近期,安興苑小區(qū)居民多次反映某戶老舊陽臺雨棚年久失修,隨時有脫落風險。街道人大工委迅速組織部分代表,第一時間聯合社區(qū)網格員開展實地走訪。通過調查發(fā)現,該雨棚因長期日曬雨淋出現銹蝕、開裂現象,存在嚴重安全隱患。代表們聯合應急、消防、派出所等相關部門,現場拆除了破損雨棚,排除了安全隱患。居民感慨道:“刮風、雨雪天總擔心雨棚碎片砸到人,現在心里踏實多了!人大代表說到做到,是我們身邊的貼心人。”
跟蹤監(jiān)督,長效管理保障民生。為防止問題解決出現虎頭蛇尾的情況,街道人大工委建立了嚴格的跟蹤監(jiān)督機制。對市長熱線反饋的重難點問題,從問題受理到最終解決進行全程跟蹤。動態(tài)跟蹤相關部門和單位對問題的處理進度,要求按時上報工作進展情況。例如,在拆除破損雨棚后,人大代表還推動社區(qū)建立“網格員巡檢小區(qū)公共設施機制”,將雨棚、外墻等納入常態(tài)化管理清單,真正把民生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在向云端鐵路公園施工過程中,人大工委不定期組織代表實地檢查,查看項目推進情況及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同時,人大工委還對問題解決效果進行評估。通過回訪、實地查看等方式,了解居民對問題解決的滿意度。對于居民仍然不滿意的地方,進一步督促相關部門進行完善,確保每一個民生問題都能得到徹底、有效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