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免费AV网址|亚洲手机免费在线|最新av网址发布|67194成人草|在线国产视频91|一区二区无码竹菊|91国产精品综合|日本熟女综合视频|国产免费强奸视频|最近中文字幕99

獲獎單位

首頁>旅游峰會>第四屆>獲獎單位>景區(qū)

浙江諸暨西施故里:青峰屏立,碧水浣紗

   “西施故里”諸暨位于浙江紹興市西南部,歷史悠久,屬越國故地,為古越民族聚居地之一,也是越王勾踐圖謀復國的地方。

“青峰屏立賽仙境,碧水浣紗孕西施?!?/em>

  2400多年前,“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就出生在現(xiàn)今的諸暨市苧蘿山下。而今西施雖然不在了,但西施殿、浣紗廟、西子祠屢毀屢建,民間紀念西施的活動也從未間斷。

  西施故里景區(qū)毗鄰浣紗江(浦陽江),面積1.85平方公里,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景區(qū)以西施文化為主題,充分展示古越文化和故里風情。2020年9月,西施故里景區(qū)被評為“長三角最佳文旅融合旅游度假區(qū)”。

3.jpg

△ 西施故里景區(qū)正門

  在功能劃分上,西施故里景區(qū)呈現(xiàn)為“一軸一心六區(qū)”。一軸為南北穿越整個旅游區(qū)的浣江游覽帶,一心指已有一定規(guī)模的西施殿景區(qū),六區(qū)則分為古越文化區(qū)、美苑休閑娛樂區(qū)、鸕鶿灣古漁村景區(qū)、三江口濕地生態(tài)保護區(qū)和休閑度假區(qū)等。

  整個旅游區(qū)依浣紗江逶迤而行,綿延數里。西施殿、中國歷代名媛館、范蠡祠、民俗館、鄭氏宗祠、三賢館、古越一條街等景點在此依次排開,與西施相關的典故,如沉魚落雁、東施效顰等都能在這里找到對應實物。

西施越溪女,出自苧蘿山。

  西施殿坐落于苧蘿山上,為上世紀80年代重建,占地有2萬多平米。當初,西施殿在建設主建筑時,還從民間拆毀的古民居中收集了萬余件柱、門、窗等木石構件,為整座建筑增添了鮮明的地域特色。

  殿周有修筑的游步道和棧橋盤曲錯落,亦有浣紗石、古越臺、苧蘿亭、夷光閣、西施碑廊、沉魚池等環(huán)繞,展示了西施的生平和事跡,將這位擁有傾城之貌的女子,放棄尋常幸福以身許國的故事緩緩道來。

  西施,姓施名夷光。公元2400多年前,出生于古越國若耶溪畔苧蘿山下的苧蘿村里。西施生于農家,父鬻薪(即賣柴),母浣紗。女從母業(yè),西施便成了浣紗女。

浣紗弄碧水,自與清波閑。

  “浣”即洗,“紗”即麻、苧麻,當地人也稱苧蘿。它的纖維,放在北方只能搓成麻繩納鞋底,而在古越國百姓的手里,可以織成一種高檔的布。

  西施在河邊浣紗,因此浣紗也成了西施的代名詞。后來,在唐宋詩詞人的筆下,“浣溪沙”從教坊曲名演化成了著名的詞牌名,該詞牌曲調大多音節(jié)明快、易于上口,為婉約派與豪放派詞人所常用。

  出西施殿,便見江岸立有一飛檐亭閣,稱浣紗亭,也稱西施亭。沿游步道下至江邊,一塊古樸蒼褐的巨型方石矗立眼前,上鐫“浣紗石”。據《中國名勝辭典》中條目記載,此地相傳為西施浣紗處,曾是當年西施與范蠡互贈信物,訂下百年之好的地方。

2.jpg

△ 景區(qū)內步道和棧橋交錯

  在游覽西施故里景區(qū)的時候,人們總會到西施殿碑廊南邊的苧蘿山上逛逛。

  苧蘿亭就坐落于苧蘿山的最高峰上,這“最高”實際上只有百米海拔。苧蘿亭則更像是一座精致的塔,八角三重檐造型設計,因為占地面積不大,外觀顯得尤其精巧,就像一顆鑲嵌在青山碧水間的寶石。

  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

  苧蘿亭的內部分為三層,可以自由上下。由于內部空間有限,階梯呈環(huán)狀,越往上走就越感覺狹窄,基本上只能容納一個成年人單向通行。

  一眼看去,亭內的白灰墻稍顯陳舊斑駁,而四周墻面上環(huán)繞鑲嵌的精致木窗和門框,又有幾分古樸典雅的風格,可以看出其中細膩的雕刻技藝。

  到頂層,透過古樸典雅的門戶可以遠眺諸暨的部分市區(qū),近處有西施殿,遠處有浣紗江,低處的鄭旦故居、鸕鶿灣村盡數收入眼簾。

4.jpg

△ 遠眺浣紗江和景區(qū)

  西施故里景區(qū)內不只有西施殿,經過幾次重新規(guī)劃和改造,如今西施故里景區(qū)的范圍已經擴大到了江對岸的鸕鶿灣,內有名媛館、民俗館、鄭氏祠堂、古越一條街等,近些年景區(qū)內的游客也是絡繹不絕。

  這些后來納入的景點都別具特色,把當地的自然地貌和歷史底蘊有機融合到了旅游中。以鸕鶿灣古漁村景區(qū)為例,景區(qū)利用古街區(qū)、鄉(xiāng)村廣場、古村落、戲臺、茶樓、宗祠等構成漁村骨架,平日里安排了坐江垂釣、捕魚、越劇表演、夜放河燈等多項活動。

1.jpg

△ 夏季,西施故里內蓮荷盛放

  古越文化區(qū)則突出了諸暨的歷史朝代印跡。一方面是紀念越王允常,另一方面是以古越文化為展示主題,設立諸暨名人文化園和主要歷史雕塑群,展示了古越的武器、矛、車、馬、樂舞,為游客了解古代越文化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體系。

  西施故里景區(qū)的紀念館內,吳越的古文化似乎倒流了時光;民居庭院外,白墻黛瓦在山水間相依,處處流露著簡雅與詩意。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顏。

  西施“秀色掩今古”的美貌,經過千年時光的沉淀化作了諸暨山水相融的生態(tài)之城,吳越文化的深厚底蘊更讓諸暨充滿了傳奇色彩。諸暨的古樸自然之氣,是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融合下的產物。

  兩千多年前,西施也曾行走在這樣的拱橋和青石板上,也曾在浣紗江畔迎風而行。而今過小橋,穿柳蔭,偶爾看到穿著漢服的女孩們步履款款地走過,那一瞬也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吳越。

  圖片來源:諸暨市西施故里景區(qū)供圖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