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溫州市氣象局發(fā)布《2025年溫州汛期天氣氣候趨勢預測》,綜合全球氣候背景及本地氣象數(shù)據(jù)分析,今年汛期(5—9月)溫州將面臨強對流天氣頻發(fā)、臺風影響偏重、高溫熱浪加劇等多重挑戰(zhàn),氣象災害風險整體偏高,需社會各界提前做好防御準備。
今年以來,溫州氣候呈現(xiàn)“氣溫偏高、冷空氣頻繁、降水異常偏少”的特點。1月至3月全市平均氣溫10.3℃,較常年同期偏高0.5℃,但受7次冷空氣過程影響,氣溫起伏劇烈。同期降水量僅為168.6毫米,較常年偏少五成,泰順、平陽等地偏少近六成。氣象專家分析,這一現(xiàn)象與持續(xù)至2024年12月的拉尼娜事件密切相關。拉尼娜導致東亞冬季風偏強,阻礙熱帶水汽北輸,加劇了本地干旱。不過,當前拉尼娜狀態(tài)已進入快速衰減期,后期赤道中東太平洋海溫或轉為中性偏冷,可能增加汛期氣候的不確定性。
根據(jù)預測,受拉尼娜衰減、東亞夏季風偏強及全球變暖疊加影響,今年我國主雨帶將集中在北方,但南北擺動幅度大。溫州雖處南方,汛期總雨量預計略偏多,但時空分布不均,強對流天氣與極端降水風險突出。
梅汛期(6—7月)將呈現(xiàn)“前強后弱”特征。入梅前,冷暖氣流交匯頻繁,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和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可能集中爆發(fā);梅雨期間降水總量略偏少,但存在明顯集中期,局地或出現(xiàn)小時雨量超100毫米的極端降水,需防范城市內澇及山洪地質災害。
臺風威脅不容忽視。受西太平洋海溫條件有利影響,今年臺風生成數(shù)量偏多,預計3個至5個臺風將影響溫州,其中1個至2個可能達到“嚴重影響”級別,或引發(fā)風、雨、潮、浪等多災種疊加。值得注意的是,2023—2024年超強臺風已多次靠近或影響溫州,今年仍處于強臺風活躍周期,防御壓力較大。
此外,盛夏高溫熱浪或創(chuàng)紀錄。受副熱帶高壓持續(xù)控制,預計溫州大部地區(qū)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1℃以上,極端最高氣溫可達39℃—41℃,高溫日數(shù)顯著增加。疊加臺風外圍下沉氣流影響,部分時段酷熱天氣可能加劇,對城市供水供電、農業(yè)及公眾健康構成威脅。
針對今年汛期復雜形勢,市氣象局提出多項防御建議。一是加強強對流天氣監(jiān)測預警,尤其在春季能量充足、冷空氣活躍的背景下,需防范局地雷暴大風、冰雹等突發(fā)災害。二是重點防范短時極端降水,特別是南部和西部山區(qū),需排查地質災害隱患,完善排水系統(tǒng)。三是提升臺風綜合應對能力,強化應急演練,提前加固沿海堤防、漁船避風設施,確?!胺琅_鏈條”無縫銜接。四是應對高溫熱浪,建議優(yōu)化城市電力調度,保障供水穩(wěn)定,同時加強戶外作業(yè)人員防護,減少中暑風險。(記者 徐龍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