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豐縣羅塘鄉(xiāng)一處甜瓜種植基地內甜瓜
初夏時節(jié),合肥長豐羅塘甜瓜迎來豐收。今年該鄉(xiāng)甜瓜種植面積達8000余畝,種植有羊角蜜、翡翠、大黃冰糖脆等多個品種。小小的甜瓜不僅豐富了市民的“果盤子”,也鼓起了當?shù)厝罕?ldquo;錢袋子”。
5月9日,在長豐縣羅塘鄉(xiāng)一處甜瓜種植基地內,記者看到,一個個圓潤飽滿的甜瓜掩映在綠葉之間,散發(fā)著誘人的清香。“我們每天早上5點就起來摘甜瓜,瓜一拉到市場就有客商來收,一天賣個2000斤不成問題。”張書林是該基地的負責人,種了20年甜瓜的他,說起甜瓜滔滔不絕。
“我家種了6個品種的甜瓜,包含大黃冰糖脆、翡翠、博洋91、薄洋61等6個品種,每年4月底甜瓜上市,一直持續(xù)到11月份。”張書林告訴記者,今年甜瓜的市場行情與去年差不多,每年甜瓜的批發(fā)價在3元左右,甜瓜的畝產量在5000斤左右,刨除各項開支,畝均收益在1萬元左右。
和張書林一樣,這段時間,瓜農楊多俠也忙著摘瓜、賣瓜。“甜瓜種起來難度不大,也比較好打理,我們羅塘有不少農戶都在種甜瓜。”楊多俠告訴記者,雖然她只種了3畝地,但一年下來收入能有5萬多元。
瓜農忙著摘瓜
在羅塘鄉(xiāng)拐集瓜果批發(fā)市場,也是一片繁忙景象。三十多輛滿載甜瓜三輪車整齊排列,農戶們熱情招呼著來往客商,吆喝聲此起彼伏。“現(xiàn)在甜瓜剛剛大量上市,價格實惠也好吃,每天都能賣上千斤。”一位農戶邊裝車邊說道。
近年來,羅塘鄉(xiāng)始終堅持以農業(yè)增效、農民增收為目的,不斷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目前已形成了拐集、張崗、戴廟、徐廟等村種植甜瓜的專業(yè)村,拐集村以千畝種植面積,獨占“甜瓜大村”頭牌。
“頭茬甜瓜在5月初成熟并大量上市,合肥、蚌埠、馬鞍山、六安等地客商都會前來收購,主要銷往江浙滬等地。”羅塘鄉(xiāng)甜瓜協(xié)會會長張香聯(lián)告訴記者,為提升產量和品質,今年對一些種植大戶推薦施用牛糞、蚯蚓糞,在整地時用機械旋耕進土壤中,不僅可以改良土壤質量,還能增進甜瓜好口感,減少化學肥料使用。
如今,小甜瓜已成為當?shù)厝罕娭赂弧⑧l(xiāng)村振興的“甜蜜”產業(yè)。
合肥在線-合新聞記者 衛(wèi)曉敏 見習記者 吳沁梅/文 高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