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升級后的無錫市老年大學教室里,工作人員正緊鑼密鼓地安排桌椅進駐。“增設的防滑地板,還有新改造的圓角設計等,充分考慮到了老年人所需。”相關負責人表示,學校歷時半年精心改造,9月煥新開放后,學員們一進門便能感受到這份貼心。這份細節(jié)之處的溫暖,恰是無錫今年傾力編織民生保障網絡的生動縮影。
今年,無錫鎖定民生關切,推出10大類50項107個為民辦實事項目。翻開這份厚實的“民生清單”,惠及生態(tài)環(huán)境、宜居住區(qū)、城市安全、衛(wèi)生養(yǎng)老等方方面面。截至6月底,各項目總體進展順利,其中18個項目提前實現年度目標任務,18個項目超時序進度要求,民生實事“進度條”正不斷刷新。
城市的溫情源自對不同人群需求的細膩體察。今年上半年,無錫新增普惠性幼兒園托位1750個、集團化辦學學校28所,托舉起最柔軟群體的未來;完成4家區(qū)域性助餐服務中心、24家社區(qū)助餐點改造提升,讓長者的一日三餐暖胃更暖心,“老有所養(yǎng)”融入煙火日常;市盲聾學校內部裝修收尾,進入投用倒計時,為特殊孩子打造無障礙的成長環(huán)境;“求學圓夢”行動為2800名以上職工提升學歷給予補貼,助力更多人追夢成長……發(fā)展的道路上,無錫展現出“一個都不能少”的民生關懷。
便民服務持續(xù)完善,打造宜居宜業(yè)安心港灣。去年臺風“貝碧嘉”登陸期間,部分小區(qū)地下配電房因積水倒灌而停電,影響了居民的用電體驗。今年3月起,無錫針對這一情況展開預防,上半年已完成58個老舊小區(qū)供配電改造工程,為用電安全加了保險。1—6月,無錫完成6個老舊小區(qū)“回頭看”改造更新,既有住宅加裝電梯297部,新增2座愛心服務驛站,打造6類車站“主題惠民空間”,讓便捷與安心觸手可及。
無錫的“美”與“智”,正流淌在城市脈絡中。476條美麗幸福河湖碧波蕩漾;太湖生態(tài)清淤332萬立方米,守護一泓清水;9條美麗街巷、15處城市休憩角、36.5公里美麗農村路,串聯起一條城市風景線;完成90%信號機更換和路側端117個路口感知設施部署,智慧基因深入城市肌理。
打造精神沃土,滋養(yǎng)多彩生活。暑假里,“錫青夜校”課程火熱開搶,瑜伽、素描、園藝、舞蹈,各種課程應有盡有,家門口的學堂讓錫城市民自我提升越來越方便。1—6月,全市共舉辦惠民文藝演出256場,開設全民藝術普及公益培訓春季班63個班次,市民閑暇時光里的娛樂選擇越來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