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荷實驗學校學生課間運動。
新學期已過一個多月,“課間15分鐘”的話題仍被師生熱議。最近,杭州市采荷實驗學校在學生中做了調查,統(tǒng)計學生在這15分鐘里究竟都干些啥,結果讓老師們有些吃驚,多數學生更想待在教室里,為什么會是這樣呢?
這15分鐘學生們想怎么安排?是“靜”點好還是“動”點好?記者走進學校,和師生們聊了聊。
僅19%的學生在課間“動”了起來 更多人選擇聊聊天、養(yǎng)養(yǎng)神……
記者向DeepSeek提問:“近段時間媒體報道杭州學?!n間15分鐘’有哪些高頻詞”,其中“體育活動”“傳統(tǒng)游戲”“課間活動”排名前列,但是,采荷實驗學校的調查數據卻呈現(xiàn)著另一種情況,在對學校初一至初三的400多名學生的調查中,只有19%的學生通常會在課間進行體育活動,約33%的學生選擇上廁所或接水,剩下的學生會閉目養(yǎng)神、聊天,或預習、復習功課。
記者在下午第一節(jié)課下課后前去探訪。在學校的風雨球館里,已經有四組學生開始打羽毛球,“羽毛球和乒乓球是學生最愛的運動,大家使用場地也很有序,先到先得,有些學生為了省時間,會直接把羽毛球拍放在球場,一來就開打?!斌w育老師項金忠介紹,操場上也有不少學生在曬太陽。
和室外的喧鬧不同,一走進學校的主教學樓,耳邊頓時安靜下來,確實有不少學生留在教室里,如初二(1)班40名學生,就有近四分之三的學生留在教室,和學校的調查數據基本一致。
在教室里的學生都在干啥?初二(2)班的學生陳涵雋告訴記者,自己下課習慣在座位上放松、喝點水,“我們班屬于比較‘文靜’的,如果坐久了,就會到走廊走一走,如果不累,就在教室里看會書、放空一下?!备舯诎鄬W生翁睿卿也說,老師專門把周二設為活動日,鼓勵大家出門踢毽子、打羽毛球,但自己習慣靜下來,“其實在教室里也挺好的,可以跟同學聊聊天,我覺得課間延長的意義就是,我們的選擇多了,我們可以選擇出去或是待在教室里,比原來10分鐘要更從容?!?/p>
小翁的態(tài)度某種程度上也反映在調查問卷上,問卷中“你更想如何度過課間15分鐘”這一問題下,只有約21%的學生想去運動,剩下的學生基本都想做自己的事,或是跟同學聊天、到走廊上走走看看。
社交空間、時間規(guī)劃力…… 中學生對課間安排有自己的想法
看到這份調查結果,采荷實驗學校校長謝振宇直言在意料之中:“這學期剛開始,我們老師一起商量如何安排課間活動時也有疑問,安排這么多體育運動,學生是不是都喜歡?”
這位“90后”校長也能理解待在教室里的學生,“15分鐘要干什么,不能一刀切,青春期是最渴望人際交往與同伴認同的階段,但現(xiàn)在想在學校里擁有一段健康、穩(wěn)固的友誼越來越難,‘課間15分鐘’最主要的目的,我覺得是呼喚學校社交屬性的回歸。”而坐在教室里和同學聊聊天,結伴一起在走廊走走,同樣能滿足學生社交的需求。
“千萬不要小看這延長的5分鐘?!敝x振宇還提到,除了給學生更多社交時間,課間延長還讓學生能把節(jié)奏緩一下,“初中生在校時間都排得比較滿,下了課在座位上整理、放松一下,為下節(jié)課做好準備也挺好?!崩蠋焸兊恼n間如何過,也有了“轉向”,“我們盯牢老師,不能拖堂、提前上課,把15分鐘完全留給學生,讓老師引導學生自由選擇課間休息的方式,提升他們規(guī)劃閑暇時間的能力,這也是一種德育。”謝振宇說。
不少老師也正在這種“轉向”中摸索。一名初一老師說,現(xiàn)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把出去運動的學生“收回來”,“有些喜歡打球的學生跟我開玩笑:‘老師,如果你不管我,我都不想回來上課了?!?,規(guī)劃時間、遵守規(guī)則的能力和意識,會變得極其重要?!?/p>
采荷實驗學校正基于這次調查結果,修改學生守則,強化學生在這方面的意識。記者獲悉,杭州這樣做的學校不在少數。
相關新聞
小學生不會規(guī)劃“課間15分鐘”? 看看學生設計的這兩套“模板”
杭州市丁蘭第二小學的一群學生,對自己所在的六年級200多名學生做了個問卷調查,統(tǒng)計顯示,學生喜歡活動的區(qū)域,教室占比最大,超過三成,排在之后的是飲水區(qū)和走廊,男生更“好動”,想運動的占比比女生高,女生更想休息、聊天。
學生齊若晴給同學做訪談時發(fā)現(xiàn),多數學生缺少對課間的規(guī)劃,“只有幾個同學提到了‘我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后來我們發(fā)現(xiàn),如果不合理規(guī)劃時間,課間再怎么延長也不夠用?!彼汀罢{查組”成員想研究合理規(guī)劃這15分鐘的版本。
記者看了這些版本,人群非常細分,做了男生版、女生版和男女綜合版,每個版本下還有分類,例如男生版還分為“學習版”和“運動版”,可能是填問卷的女生比較多,女生版分得更細,分“聊天版”“益智版”“學習版”“放空版”。
最終,學生們根據這些版本,做了兩個通用版:“2分鐘上廁所、喝水+8分鐘自由活動+5分鐘課前準備、課前預習”,或“5分鐘課前準備、學習收尾+7分鐘自由活動+3分鐘上廁所、喝水”。小齊很清醒,“我們制作出的版本,或許不適合每一位同學,但我們想說的是,不同人的15分鐘應該有屬于他的不同的樣子。”目前,他們準備將這份研究報告送到校長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