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在法國巴黎佳沃音樂廳里,一幅描繪宋代南京的傳世古畫《金陵圖》“活”了起來。觀眾可以跟隨熱情好客的金陵百曉生,聆聽南京城市的悠久歷史和展覽的特色玩法,聽完即可獲得“金陵幣”,用于點亮展覽中的煙花和天燈;也可以偶遇宋代的“外賣小哥”,感受千年之前中國社會的便捷服務;甚至可以了解自己對應的中國十二生肖中的屬相,知曉相同生肖的法國名人……
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來自中國南京的德基藝術博物館攜“金陵圖數(shù)字藝術展”,跨越萬里,來到百年歷史的佳沃音樂廳,用一幅“最能代表南京”的《金陵圖》共奏一曲東西方文化的美妙交響。
《金陵圖》原為清代馮寧所繪,在十米余長的畫卷之中,細致描繪了距今約1000多年前中國宋代南京的城市風貌與百姓生活,共繪有人物形象533個、動物90只,為當下人們研究古代南京的城市規(guī)劃、建筑形制、社會文化等提供了珍貴的資料,被譽為“一部關于南京歷史文化與民間風俗的百科全書”。
此次展覽的奇妙之處,在于“人物入畫,實時跟隨”的觀展體驗?,F(xiàn)場觀眾可進入程序選擇心儀的角色投射到《金陵圖》畫面中,并通過佩戴展覽定制的智能手環(huán),讓畫面中的角色跟隨自己的腳步,以第一人稱視角“穿越”回到千年之前,置身熱鬧非凡的金陵街市,展開一場“宋代南京一日游”。
從書聲瑯瑯的書院學堂,到巍巍而立的古城墻與甕城,“金陵圖數(shù)字藝術展-法國站”呈現(xiàn)了《金陵圖》中最為繁華熱鬧的部分,向巴黎的觀眾展示宋代南京的盛景。據(jù)了解,完整版的“金陵圖數(shù)字藝術展”目前在中國南京德基藝術博物館常設展出,基于對《金陵圖》這件人類文明寶貴遺產的創(chuàng)新性轉化,利用數(shù)字科技激活人類文明遺產,致力于讓每一位觀眾更好地介入藝術、融入歷史。
展覽還穿插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秦淮河畔,用非遺剪紙作品再現(xiàn)古人的捕魚場景,寓意“年年有余”,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意象表達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在描繪宋代典型職業(yè)“賣花郎”的位置,呈現(xiàn)絨花這一傳承千年的江蘇省代表性非遺;雕版印刷技術也在展覽現(xiàn)場展出,觀眾還可以現(xiàn)場體驗雕版印刷技藝,將來自中國的美好祝福帶回家。
繁盛的城景只是金陵城的“表象”,更多的歷史典故和趣味游戲潛藏在展覽之中,等待觀眾現(xiàn)場發(fā)掘、體驗?!斑@是一場很好的沉浸式展覽體驗,讓我感受到宋代南京人日常生活的一天!”結束觀展后,有法國觀眾在留言簿上寫下了觀后評價。
這是一座開放的“金陵世界”,意味著展覽的程序、內容以及物料呈現(xiàn)都可以根據(jù)不同國家、不同語種的觀眾特征進行調整與定制。因地制宜的內容更迭方式,讓“金陵圖數(shù)字藝術展”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走向世界、與全世界公眾產生連接的重要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