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亳州市公安局譙城分局公布近期發(fā)生的三起典型冒充客服詐騙案例,提醒市民注意防范。
11月24日,譙城區(qū)淝河鎮(zhèn)的王先生接到自稱“抖音”客服的電話,詢問其是否開過直播。王先生否認后,對方建議注銷賬號避免支付年費,并對王先生進行“線上注銷賬號教學”,引導其點擊虛假鏈接填寫個人信息,導致王先生銀行賬戶及密碼泄露,損失26340元。
11月26日,譙城區(qū)湯陵街道的趙女士接到自稱是“快手”客服的電話,稱其在網(wǎng)上直播帶貨,每月需扣除800元的帶貨費。趙女士否認直播帶貨后,對方建議她申請取消“帶貨費”,并發(fā)送了一個鏈接讓她下載“銀聯(lián)會議”APP,并開通遠程操控。在虛假“客服”的指導下,趙女士泄露了自己的銀行卡信息和支付密碼,損失12160元。
11月28日,譙城區(qū)薛閣街道的鐘女士接到自稱某知名減肥產(chǎn)品售后客服的電話,稱因產(chǎn)品質(zhì)量問題需退款。在對方指導下,鐘女士下載了假冒的“全國3.15協(xié)會”APP,誘導鐘女士充值購買所謂的“國庫券”以沖抵退費。最終,鐘女士被騙9700元。
以上屬于冒充客服詐騙,無論是關閉“百萬保障”還是取消“直播帶貨權限”等類似話術,都是換湯不換藥。民警表示,騙子一般會通過“三步走戰(zhàn)略”進行詐騙。
第一步:詐騙分子冒充平臺客服,聲稱受害人開通了某項付費服務,如不關閉將自動扣費,扣費失敗會影響征信。
第二步:引導受害人通過QQ、電話、微信等方式聯(lián)系“客服專員”線上關閉此服務,以“核實賬戶”“驗資”為由要求受害人將銀行賬戶內(nèi)的資金轉入指定賬戶之中。
第三步:“客服專員”以“操作失誤”、“審核失敗”等理由,誘騙受害人不斷往指定賬戶轉賬,直至掏空其錢包。
警方提醒:凡是自稱某客服,以不關閉會自動扣費、影響征信為由,要求關閉各種服務,并引導操作轉賬匯款的都是詐騙;凡是以遠程辦理業(yè)務為名,要求下載視頻會議軟件發(fā)送驗證碼、人臉識別、開啟“屏幕共享”功能的都是詐騙;抖音、微信、支付寶等正規(guī)APP自帶的功能均為免費使用,不會產(chǎn)生額外費用,更不會每月收取服務費和功能費。
切勿輕信陌生來電,不點擊不明鏈接,不透露個人重要信息。如遇類似情況,請及時撥打96110報警,或到就近派出所報案。(記者 曾瑩瑩 通訊員 路傳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