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科學會商研判,強化預警預報。緊緊圍繞“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工作要求,每季度組織自然災害綜合形勢分析研判,及時發(fā)布工作提示和預警預報,極端天氣下落實每日專報,扎實做好雷雨大風、強對流等災害性天氣防范應對處置工作。今年以來,累計發(fā)布氣象災害提示單6期,動態(tài)提醒23次。
二是統(tǒng)籌救援力量,加強物資保障。全區(qū)建成水、電、氣等專業(yè)救援隊伍5支120余人,社會志愿者隊伍1支30人,簽約水域救援、通信保障、無人機救援等6家應急救援保障服務企業(yè)。明確救災物資計劃、采購、儲備、調撥全流程工作機制,儲備應急救災物資3大類28個品種。
三是暢通信息渠道,夯實救災基礎。建立災害信息員數(shù)據(jù)庫,組建97人的災害信息員隊伍并常態(tài)化開展培訓, 采取“ 劃崗分級、集中培訓、視頻培訓、送課下鄉(xiāng)” 相結合的方式,注重培訓實效,多層次、分類別宣傳普及災害常識,不斷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和逃生避險能力。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