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市財政局深入貫徹國有資產盤活利用相關政策要求,會同住建部門積極挖潛既有綠地苗木資產盤活利用潛能,全面梳理排查,健全管理機制,打通盤活路徑,推動“綠色資源”向“綠色銀行”轉變,開辟綠化可持續(xù)發(fā)展新路徑。
一是摸底數、強儲備,夯實盤活基礎。推動園林綠化管理部門建立苗木梳理利用儲備庫,重點對郁閉度較高、苗木生長空間不足的既有綠地進行摸底調查,首批次梳理出可用于新建工程、綠化補植的喬木5000多棵。后續(xù)根據苗木實際生長情況,儲備庫實行動態(tài)更新,有力夯實了苗木資產盤活利用基礎。
二是轉理念、建機制,做好盤活保障。積極倡導既有綠地苗木統(tǒng)籌利用理念,推動新建、補植項目優(yōu)先使用儲備庫內苗木,在滿足建設需求的同時,節(jié)約財政投資。同時,會同住建部門完善基建移伐項目管理辦法,明確綠化恢復盡可能利用既有苗木資源,原則上不新購喬木,為苗木資產盤活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三是抓對接、聚合力,提升盤活效能。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實現項目建設單位與園林綠化管理部門之間無縫對接。截至目前,首批已從儲備庫中挑選苗木約1300棵,統(tǒng)籌用于新建、補植項目,不僅節(jié)約財政投資超300萬元,而且既有綠地經梳理后,留下苗木生長空間更足、景觀效果更佳,實現經濟、生態(tài)效益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