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專業(yè)推進,構建治理體系。建立公安、交通、市場監(jiān)管與其他部門協同治理的“3+X”機制,排摸全市7300余名電動三輪車高齡駕駛人及其子女信息、聯系方式等關聯數據,一體推進農村老年人電動三輪車基礎排查、平臺搭建、宣傳教育等全鏈條治理。今年以來,我市保持涉老年人電動三輪車亡人事故“零發(fā)生”。二是智能攻堅,搭建數治模型。加密“人像抓拍”“車距預警”“佩戴安全頭盔”等前端感知設備,預警評估涉老年人電動三輪車上路風險,分賦“黃色關注碼”“紅色危險碼”,實時錄入“人、車管理數據庫”。今年以來賦碼電動三輪車5237輛,查處相關交通違法案件731起。三是閉環(huán)管控,健全長效機制。依托非機動車“智眼”平臺,建立重點人、車隱患數據庫,按照“減高降中、減大控小、先急后緩”原則,分級分類實施短信提醒、精準宣教、上門查處等措施。今年以來研判各類數據2萬余條,短信提示1萬余人次,宣治高頻違法人員5300余人次。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