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國光樓,還得先從全椒學宮的變遷說起。科舉時代的文職官員,多數(shù)熟讀經(jīng)史子集,自然懂些與《易經(jīng)》有關的堪輿之術,也就是看風水并趨福避災的本領。明武宗正德七年,提學御史黃如金來全椒視察時,看到具有儒學圣殿意義的學宮地勢不好,也飽受水患,便想到大明建國近130年,全椒只出了十幾位進士、舉人,一定是學宮選址出了問題,于是建議把學宮遷走。這樣,官民共同出資出力,學宮由襄河南岸遷至北岸,在老全椒中學一帶得到了重建。
新學宮呈南北走向,規(guī)制嚴整,大成殿、明倫堂等主體建筑氣勢不凡,按說不會再有問題。但只過了20年左右,縣令佘翔、教諭張秉鐸等官員便發(fā)現(xiàn),學宮又出現(xiàn)了新的風水問題,那就是,站在南屏山筆峰尖向袁家灣一帶望去,襄河西岸現(xiàn)在釜山新村一帶的縣衙,比東面袁家灣一帶地勢高出一些。若把縣衙和學宮連在一起看,如同一只大船,作為“船頭”的學宮臨河,地勢低,水土、文運易流失;而作為“船尾”的縣衙,地勢本來就高,卻建有高大的城樓。這條頭低尾翹的“船”已經(jīng)不穩(wěn),那城樓卻像一支大櫓高高翹起,這“船”不翻才怪呢!而且,豐水季節(jié),襄河上游的水奔涌向東,像一頭咆哮的猛獸,沒有東西來鎮(zhèn)守東隅、遏制“猛獸”是不行的。因此,縣令佘翔就請示上級官員,要在學宮東面加寬加厚河堤,再建一座樓,以消除學宮地勢低的不利因素,但是上級官員沒有同意。于是,不能在學宮東面建樓,成了這些篤信風水的縣官們的一塊心病。
直到明穆宗隆慶六年,即公元1572年冬季,縣令嚴汝麟到任后,在學宮東面建樓的事情才出現(xiàn)轉(zhuǎn)機。嚴汝麟一方面也像前兩任縣令一樣為這件事憂心忡忡,一方面在積極采取有效的行動。他分別在撫軍、督學等軍政官員面前,詳細陳述新學宮建設的艱難和存在的巨大隱患。這些官員是知道其中利害的,也有感于嚴縣令的一番苦心,就松了口,準許我縣在學宮東面建一座尊經(jīng)閣。
說干就干??h令嚴汝麟帶頭捐出俸祿,訓導、典史等官員和城中賢士也紛紛出資,學子們則幫著監(jiān)督施工、計算工時。通過5個月的緊張施工,到來年的春夏之交,尊經(jīng)閣就竣工了。
尊經(jīng)閣臺基采用磚石結(jié)構(gòu),疊合嚴密,十分堅固,且中間設有券門東西相通。臺基上建有兩層樓,外飛檐,內(nèi)斗拱,整座建筑高14米,矗立在襄河邊,顯得雄偉而古雅。按照學宮建造體制,尊經(jīng)閣也屬于學宮建筑群的一部分,用來藏書或供文人、學子們交流學問。在學宮中求學的學子們,早晨和傍晚都愛到尊經(jīng)閣讀書、遠眺。每值春夏閑暇,城內(nèi)外的文人雅士們也愛到這里相聚,登高望遠。從尊經(jīng)閣頂樓望去,可見蒼穹凈闊,襄河如玉帶蜿蜒,夕暉中,“涌金”、“積玉”二橋靜若飛虹,河濱綠柳婆娑似美女起舞,遠處青山橫臥??粗粗?,這些文人雅士的吟詠之興便會油然而生。據(jù)說,吳敬梓當年經(jīng)常登臨此樓,與一幫詩文好友在此常有唱和,并把他對尊經(jīng)閣的印象,通過《儒林外史》中的文字片段描繪出來。
盡管學宮遷址、興建尊經(jīng)閣后,全椒的舉業(yè)屢創(chuàng)佳績,可是縣內(nèi)的官員和文士,漸漸不再滿足于尊經(jīng)閣能保風水、藏書等作用。由于天上的奎星掌管著地上的文章、文運,尊經(jīng)閣與學宮主體建筑毗連,所以清嘉慶年間重修時,為了讓全椒文運更旺,又將尊經(jīng)閣改名為奎光樓。清朝中期著名鄉(xiāng)賢吳鼒曾寫有《和奎光樓賞雪詩》,抒發(fā)他的登臨情懷。
歷史的塵埃漸漸落定,我們不難得出,奎光樓是風水學說和科舉制度產(chǎn)物的結(jié)論。隨著封建社會的一去不復返,奎光樓也失去了昔日的榮耀。民國元年,為了慶祝共和新政,摒除封建氣息,奎光樓被順應時風,改稱國光樓。1981年,外觀殘破的國光樓得到第六次重修,并被確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光樓重修過程中,出土了根據(jù)宋代儒學大師朱熹手跡集字的“仙苑”殘碑(現(xiàn)立于老全椒中學大門西)。
為了發(fā)掘全椒文化深厚的底蘊,承續(xù)崇文重教的傳統(tǒng),2008年11月,全椒縣委、縣政府完成了對已有430多年歷史的國光樓的全面修繕工程,并將它開辟為國學講習場所,延請皖東著名學者項東升先生講授古體詩詞等國學內(nèi)容,一時巢湖、滁州等地的國學愛好者也不畏路途遙遠,一路風塵趕來聽課。
在全椒南屏山麓,在襄水之畔,漢賦的姿采,唐詩的風范,宋詞的情調(diào),猶如一首首由古箏彈奏的樂曲,裊裊飄出,久久縈繞,讓聽者仿佛回到了詩樂風行的古代,也看到了飽經(jīng)滄桑的國光樓,正在新時代文化回歸的春風里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在全椒古老的襄河之濱,有一座巍峨的古式建筑特別引人注目,它就是聞名遐邇的國光樓。作為地道的全椒人,大多知道國光樓歷史悠久,卻可能并不知道,在古代為什么會在這里興建這么一座建筑。那么,充滿神秘色彩的國光樓,修建的背后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