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邢嘉 繆靜
6月25日上午8時,成功為外省患兒捐獻淋巴細胞后,皖南醫(yī)學院2023級預防醫(yī)學專業(yè)大二學生楊坤成為我市首例完成二次捐獻的在校大學生。而就在不久前,另外兩名皖醫(yī)學子熊俊杰和汪旭,分別于6月16日和23日捐獻了造血干細胞。10天之內,3位蕪湖學子挽起袖子救人,體現了蕪湖大愛,刷新了“熱血”傳遞的新速度。
采集淋巴細胞大約需要4個小時。記者在捐獻現場看到,楊坤躺在病床上和前來照顧他的同學們開心地聊起期末考試、暑假安排和上一次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感受,一副樂觀自信的陽光大男孩模樣。楊坤病床上方的電子屏顯示:“熱烈祝賀安徽省第772例;楊坤成功二捐淋巴細胞?!?/p>
據皖南醫(yī)學院弋磯山醫(yī)院血液內科主治醫(yī)師嚴家煒介紹,楊坤今年4月“一捐”造血干細胞和此次“二捐”淋巴細胞的捐獻對象是同一位外地患兒。
在嚴家煒看來,這種巧合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在匹配成功的情況下,三位患者的主治醫(yī)生都不約而同地在近期采集了蕪湖捐獻者的造血干細胞和淋巴細胞,這種情況在蕪湖尚屬首次,實屬偶然;但是,出現這種巧合有其必然性,越來越多的蕪湖人成為了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他們的血樣數據陸續(xù)被錄入了中華骨髓庫,增加了蕪湖人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概率。
“去年5月,皖南醫(yī)學院‘醫(yī)路相髓紅十字志愿服務隊’組織獻血車進校園活動,現場222位獻血者中,有117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楊坤正是在那次活動中采集血樣,加入了中華骨髓庫?!眹兰覠樥f。
“通過之前捐獻造血干細胞,我覺得自己和那個患者成為了血脈相連的親人。所以‘二捐’淋巴細胞幫助這位親人繼續(xù)對抗病魔,我沒有猶豫?!睏罾け硎?,與今年4月捐獻造血干細胞時相比,他在“二捐”前沒做多少心理和生活上的準備,不過他早已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拔乙恢倍荚诮∩?,注意飲食健康,沒有抽煙喝酒,所以,體檢順利通過。”
“楊坤同學聽到需要二次捐獻的消息,毫不猶豫決定捐獻,再一次用行動詮釋了皖南醫(yī)學院‘精醫(yī)、尚德、求實、自強’的校訓和醫(yī)學生的人文大愛,值得我們所有師生學習?!陛o導員華龍感慨地說。
記者從蕪湖紅十字會捐贈造血干細胞志愿服務隊了解到,中華骨髓庫里的志愿者數量越大,患者配型成功率就越高。年齡在18—45周歲、身體健康、沒有傳染病、符合無償獻血條件的成年人,都可以成為造血干細胞捐獻志愿者。志愿者只需留取幾毫升血樣,就可以完成登記手續(xù)。登記為志愿捐獻者后,中華骨髓庫會對志愿者的自愿性進行再確認,并嚴密保護每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的個人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