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滁州市堅持把志愿服務工作作為服務人民群眾、推進爭先創(chuàng)優(yōu)、提高社會文明程度的有力抓手,有效助推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全國文明城市創(chuàng)建。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志愿服務隊伍5349支,實名注冊志愿者近100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24.2%,居全省前列。
活動開展多樣化。依托社區(qū)志愿服務中心,以節(jié)日和重大突發(fā)事件為主軸,圍繞扶貧、扶老、助殘、助學、疫情防控等主題,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鼓勵支持公益性社會組織建立志愿服務隊伍,積極推廣“社工+志愿者”模式,擴大志愿者招募范圍,精準對接服務與需求;開設社區(qū)雷鋒廣場或志愿服務廣場,廣泛宣傳志愿服務精神及活動內容,動員廣大群眾主動參與到志愿服務體系之中。截至目前,全市累計開展志愿服務項目9.8萬個,總服務時長1720萬小時。
服務管理規(guī)范化。組織全國志愿服務信息系統(tǒng)操作培訓會,開通志愿服務問題答疑熱線;嚴格志愿服務記錄與證明出具,建立抽查制度,重點圍繞志愿服務記錄與證明的真實性、合法性進行檢查;不定期對全市志愿服務活動開展情況進行檢查。今年以來,累計答復各類問題37件,抽查記錄和證明出具52項。
權益保護精細化。要求志愿服務組織在招募志愿者時,需說明與志愿服務有關的真實、準確、完整信息以及在志愿服務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風險,志愿服務活動需與志愿者的年齡、知識、技能和身體狀況相適應,并提供必要條件,購買人身意外傷害保險。
激勵促進長效化。市文明辦、民政局、團市委聯(lián)合組織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大賽,表彰19個優(yōu)秀志愿服務項目,并給予3000至8000元項目經費獎勵;大力開展脫貧攻堅志愿服務宣傳展示活動,定期組織“月評十佳”志愿服務先進典型評選;擬制志愿者兌換服務及褒獎激勵方案,將志愿者服務時長統(tǒng)計匯總,換算成積分,可憑積分兌換米、面、油、香皂、毛巾等生活物資和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免費掛號等服務,激發(fā)志愿者的工作動力。(郝騰飛 胡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