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池州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
全國文明城市是國內城市綜合類表彰的最高榮譽,反映著城市整體發(fā)展水平和文明程度。自2021年以來,我市堅持創(chuàng)建為民、靠民、惠民、育民,按照“ 一年大變樣、兩年促提升、三年抓鞏固”的思路,統(tǒng)籌推進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chuàng)建,持續(xù)深化“十大整治”“十大提升”和“十大鞏固”專項行動,以精細化治理推動城鄉(xiāng)面貌煥新升級,市民文明素養(yǎng)和城市文明程度顯著提升。
全市上下貫通、整體聯(lián)動,以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創(chuàng)建大格局,有序推進各項任務落實,努力打造信仰堅定、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組織開展“舉旗幟·送理論”等主題宣講活動1.3萬余場次,創(chuàng)新開展“理響池州”示范宣講260余場,廣大干部群眾在春風化雨中啟迪心智、滋潤心田、接受教育。出臺《池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廣泛開展文明行為養(yǎng)成教育活動,佩戴頭盔、垃圾不落地、紅白喜事簡辦等漸成風尚,“尚德之地·好人池州”道德品牌深入人心,推評產生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1名、“中國好人”13名及各級“新時代好少年”600余名。創(chuàng)新實施文化基因解碼賦能工程,全市71個公共文化場所向群眾免費開放,每年開展系列文藝演出活動1200余場次,文化傳承、文明理念融入城市肌理。大力實施城市補短板工程,推進“席地而坐”示范點、“口袋公園”等項目建設,累計新建或維修基礎設施110萬平方米,413個老舊小區(qū)“舊貌換新顏”,建成省級美麗鄉(xiāng)村中心村368個,城鄉(xiāng)環(huán)境更加宜居。大力實施為民惠民工程,累計解決群眾關心的“學位、床位、車位”等急難愁盼問題2.35萬件,標準化改造主城區(qū)農貿市場14個,建立“民聲呼應”快速響應機制,“12345”政務服務熱線受理問題60余萬件、辦結率100% ,群眾對創(chuàng)建滿意率達99.5%以上、安全感指數(shù)99.63%。
表彰大會上,我市貴池區(qū)墩上街道羅城村等7個村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村鎮(zhèn)”稱號,國家稅務總局石臺縣稅務局等5家單位榮獲第七屆“全國文明單位”稱號,東至縣吳昌富家庭榮獲第三屆“全國文明家庭”稱號,貴池區(qū)實驗小學榮獲第三屆“全國文明校園”稱號;蔡松、張兆軍被授予第九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