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10時,75立方米的混凝土通過泵車輸送棒,灌注進7.5米高的路橋區(qū)螺洋街道上寺前大橋11號橋墩的“模型”之中。4個小時后,橋墩“脫模”成功,標志著杭紹臺鐵路全線首座13個墩(臺)的橋梁工程下部結構全部完工。
回望5月30日杭紹臺鐵路全線第一墩開鉆時的場景,中鐵四局杭紹臺鐵路二分部副經理唐文博不禁感慨:“400多名施工人員追著時間,歷時150天,趕在計劃前,拿下了‘首座’。”
據悉,杭紹臺鐵路項目路橋段線長10.8公里,主要涉及到桐嶼街道、路北街道、螺洋街道、峰江街道的18個村(居),路橋區(qū)鐵路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助理陳綿綿說,當初建設方提出需臨時征用上寺前村一部分地塊用作混凝土攪拌廠時,區(qū)鐵路辦立即與螺洋街道進行協調,只用3天時間就完成了臨時用地的審批工作,保證工程進展“不打死結”。
陳綿綿更用了一組數據力證螺洋段的“速度”:35天啟動紅線清表,55天完成項目部駐地高標準建設,60天完成建設攪拌站驗收,99天完成全線首墩開鉆。
當前,與杭紹臺鐵路上寺前大橋相連的白楓嶺隧道、上谷寺隧道也正在加緊施工中,明年隧道打通后,將進行橋梁工程上部結構的施工。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