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嘉興3月21日電 (見習(xí)記者 王曉婕) 上午10時多,在雙向八車道的嘉興市中山東路嘉興市中醫(yī)院門口,不少來往車輛快速穿行。70多歲的徐阿姨攙著腿腳并不利索的老伴,正在斑馬線一頭等著過馬路,他們剛從中醫(yī)院看病出來。
一條小小斑馬線,也是行人生命線。21日上午,記者接連在嘉興三條關(guān)注度比較高的斑馬線蹲點:中山路旭輝廣場前斑馬線、中山東路嘉興市中醫(yī)院門口以及禾興南路和府忠埭路的十字路口斑馬線。其中,旭輝廣場前斑馬線出過多次交通事故。
沒等幾秒,一輛公交車主動減速停下,緊接著,另一車道的私家車也停了下來,主動讓徐阿姨夫婦先走。
在蹲點過程中,記者看到,車主的禮讓意識漸濃,幾乎每一輛公交車都會在斑馬線前做到文明禮讓,有些駕駛員甚至在離斑馬線十米左右就開始減速。到了路口,即使沒有行人,駕駛員也會踩剎車短暫停頓幾秒。
除了公交車司機能夠自覺做到文明禮讓外,私家車車主也能在斑馬線前做到文明禮讓。
兩人的步子并不是很快,公交車司機和私家車車主并沒有不耐煩,而等候在兩輛車后的其他車輛也沒有按喇叭催促,同樣安靜等候著。
記者數(shù)了一下,將近20秒時間,大約有7輛車停下來。
“我們年紀大了,走路不大方便,司機還能停下來讓我們先走,很溫暖。”徐阿姨說。
在禾興南路和府忠埭路交叉口,做了半年多文明勸導(dǎo)員的錢金龍同樣很有感觸。禾興南路和府忠埭路口附近商業(yè)區(qū)和住宅區(qū)密集,雙向四車道,斑馬線大約15米長。這條路上,騎電動車橫穿馬路的行人比較多。
每天早上,看到有行人想過馬路,錢金龍便會舉起手中的文明勸導(dǎo)指示牌,提醒過往車輛慢行,停下來禮讓行人。遇到行人沒有走在斑馬線上,錢金龍也會及時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