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荷蘭一家獲溫州“最美家庭”稱號圖片由劉荷蘭提供
“來,今天的家庭會議,我們討論下周那個
公益活動怎么分工。”在溫州,劉荷蘭一家四口每月都要召開家庭例會,會議的主題都是如何開展公益事宜。這并非是一次臨時的會議,這樣的形式,這樣的主題,他們一家已經(jīng)堅持了30年。5月底剛剛結(jié)束的那場家庭例會,由劉荷蘭的丈夫劉小平主持,女兒劉彬青做會議記錄。
這些年來,劉荷蘭一家的各類捐贈金額累計達600多萬元,受其資助人數(shù)達5萬多人,免費向社會各界貧苦苦難人群贈送眼鏡達3萬多副。最近,他們一家被評為了“全國五好家庭”。
記者謝國林
對丈夫她只有一個條件:支持自己做公益
6月3日上午,記者在溫州樂清清遠社區(qū),見到了劉荷蘭以及她的丈夫劉小平。劉荷蘭一頭短發(fā),臉上洋溢著笑容,看上去特別精神。
劉荷蘭說,她這么多年所做的一切善事,都是從小母親培養(yǎng)出來的。母親一輩子都在做善事,甚至是最后生病直至去世前,仍然在幫助鄰居。
劉荷蘭出生于1961年,家中9個兄弟姐妹,她在家中排行倒數(shù)第三個。“我小時候家里條件不好,兄弟姐妹也多,有時候不一定能吃飽飯,很多時候母親都是先煮好米飯,再將米飯煮成一大鍋稀粥,然后家中所有人都能有一碗清可見底的粥。在那個貧苦的年代,經(jīng)常會有人上門乞討,母親都會將乞丐領進門,將自己那碗粥給乞討者吃,乞討者吃完后,母親還會從家中搜羅出一些吃食給那人帶走,而母親那會兒就總是自己餓著肚子,僅靠喝水充饑。”這些往事一直刻在了劉荷蘭的心里,她也逐漸養(yǎng)成了樂善好施的性格。
從小她便堅持做善事,在她適合嫁人的年紀,經(jīng)過媒人的介紹,她認識了現(xiàn)在的丈夫劉小平,她記得那會兒媒人在跟她講男方的情況時,她只提出了一個要求,要求男方要支持她做公益事業(yè)。
劉荷蘭說,她至今都還記得當時她丈夫回復了一個字:好。她說,為了這一個好字,為了這一句承諾,她的丈夫幾十年都一路支持她,陪伴她做善事,沒有一句怨言。
每月要開一次家庭會議,這一開就是30多年
劉荷蘭說,她與丈夫劉小平結(jié)婚33年了,從他們結(jié)婚那年開始,便一直堅持每個月底召開家庭會議。在會議上總結(jié)本月的所做事項,并規(guī)劃下月的行動。
現(xiàn)在每個月的家庭會議都是女兒在主持,并做好記錄。
就在前幾天的家庭會議上,她的丈夫劉小平首先開口,先是檢討自己由于最近工作上的問題,導致對待家人有時候情緒不好,及時向家人說明情況,讓一家人能夠諒解。再則講述了6月份的工作安排,及時做好員工培訓計劃,戶外活動以及門店發(fā)展等。
劉荷蘭在這次會議上,講了自己的公益事業(yè),并對6月所要做的公益項目做好了安排。首先要在兒童節(jié)去為樂清市芙蓉小學的學生進行視力健康講課,檢測視力并免費贈送眼鏡,接著要去認領樂清市婦聯(lián)的公益項目,在節(jié)假日為婦女兒童提供免費視力檢測配鏡以及各項福利,劉荷蘭說,這個公益項目她已認領5年了。
在每次的家庭會議上,劉荷蘭所計劃的下月公益項目總是排得滿滿的,她將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公益事業(yè)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