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娛樂訊近來,兩個重磅消息又相繼砸進了中國電影圈:電廣傳媒牽手獅門影業(yè)將展開15億美金巨額合作,華誼美國公司與STX娛樂公司簽訂3年內不少于18部電影合作計劃。實際上,自打今年開年以來,無論是傳奇東方、AtlasEntertainment、中影和樂視聯(lián)合支持張藝謀新片《長城》,博納影業(yè)、Studio8、三星電影公司共同投資李安新作《比利·林恩漫長的中場休息》……諸多中美電影合作消息一直層出不窮。
4月16日,由新浪娛樂新浪潮論壇聯(lián)合北京國際電影節(jié)主辦的“中國合作好萊塢”研討會在京舉行。華誼兄弟公司總裁王中磊、萬達文化產業(yè)集團副總裁葉寧;STX創(chuàng)始人、CEO羅伯特·西蒙斯、新影聯(lián)院線總經理周鐵東就近來中美電影合作趨勢展開了激烈討論,共同研究了大熱現(xiàn)象之下,中美的合作是盲目的還是理性的?雙方各自到底在打著啥“小算盤”?
中國&好萊塢多年合作舉步維艱,啥原因?
中國電影沒形成產業(yè)鏈,同美國市場“雞同鴨講”
中國電影多年來一直嘗試同“國際化”掛鉤,然而前前后后行進20年,發(fā)展程度卻并不盡如人意,在萬達副總裁葉寧看來,中國電影在國際市場上發(fā)展不暢的外因主要在于:一,對國外電影放映體系了解不深,對接不暢,人家不給放。二,對國外觀眾的邏輯、觀影習慣不明,無法打入主流消費人群(舉簡單例子,在國內會出現(xiàn)的“電影字幕”以及運用“中國思維”設計出的人物關系,外國人適應起來都是非常困難的)三,中國影片的宣發(fā)做得不足,沒有找到好的合作伙伴且宣發(fā)邏輯存在問題。
王中磊則更一針見血地從中國電影自身內容分析,指出:“電影工業(yè)沒那么發(fā)展的時候,中國還是有一個必殺技,就是功夫,所以我們不管是演員還是導演,跟美國的鏈接似乎都在用這個“武器”,但是這個武器在用了20年之后已經沒有那么靈光了,因為美國的學習能力也非常強,他們現(xiàn)在憑自己的力量已經可以拍出非常棒的功夫電影了,甚至放到他們的卡通片當中??墒窃谥袊袌?,大多數(shù)的電影公司在這種形式下在做什么樣的IP轉換呢?他們選擇了一個非常簡易投機的方式,比如讓演員當導演,選取很多有粉絲基礎的人物參與電影,然后迅速地轉換,去撈這種帶有話題性的快錢。所以會使得我們的電影工業(yè)在市場高速發(fā)展的情況下,資本似乎是有了,但實則對于產業(yè)來說不見得是好事情。”
而這種投機現(xiàn)象的層出不窮亦引出了中國電影圈子的一大問題:至今沒有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yè)鏈,充其量只有一個一個單獨存在的產業(yè)點,在大家沒有“鏈條”意識的前提下,大多數(shù)人都只懂得去擠“點”,看到找話題人物拍電影票房好,眾人趨之若鶩;看到春節(jié)檔、國慶檔……哪個檔期賺錢,眾人趨之若鶩;甚至一天之內哪個時間段檔期賺錢,眾人趨之若鶩……長此以往,意識受困于此,惡性循環(huán)。
中國&好萊塢近來互動頻頻,雙方圖什么?
美看中中方市場&投資中國需要溢出,需學習產業(yè)邏輯&技術手段
雖然如上所述,中國電影卻缺失于優(yōu)秀的作品和好的產業(yè)邏輯,但新影聯(lián)院線總經理周鐵東卻陳述了另一個事實:去年全球電影市場的增長僅僅是1%,其中其實美國電影市場更是下降的,下降了大概5%。而中國電影市場卻增長37%。也就是說,如果沒有中國電影市場的增長,全球電影市場還是下降的。其實,中國市場如今是存在一個‘溢出’概念的,即:縱然國內電影現(xiàn)在在內容、產品上面還沒有達到飽和,但是在資本層面上已開始溢出。所以當資本如此充沛但我們的內容、硬件、產業(yè)結構沒有完全跟上的情況下,它自然而然會溢出到更需要資本,而且更能夠接納資本的地方去,比如說像美國好萊塢這樣成熟的海外市場就是極佳的“歸宿”。
王中磊繼引華誼同STX的合作為例:“像這次STX公布的18部片單,其實涉及的(影片)類型非常非常豐富,形式非常多。 STX把這18部片單做得很細致,可能有一些制作規(guī)模非常小,但是非常適合北美市場的喜劇片或者是驚悚片,但是也有全球化的電影。我們跟STX也在不斷討論、豐富這個片單,他們給了我們很多以前少接觸到的新東西,新念頭,我們有信心在互相學習過程中產出更加符合全球化趨勢的新的內容。”
就美方來說,中國龐大的受眾群和資本支持顯然是吸引他們合作的首要原因,STX CEO羅伯特·西蒙斯坦言:其實目前來說我們工作室的效率是非常之高,我們所拍攝的電影數(shù)量,進行的電影發(fā)行、宣傳效率甚至超過了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但如果我們要取得最大的成功,無疑必須要關注中國的市場,需要有中國市場的參與。”而葉寧從側面分析:“對于北美,永遠是要把資金的籌措放在前面的,他們有一個最簡單的邏輯,他們滿世界找錢,變成一個投資行為,這是最常用的方式。在對數(shù)字化發(fā)行的今天,美國很多工作室都存在著轉型,不轉型就很麻煩,它們的發(fā)行費用太貴了。這個是工作室都很頭疼的問題。而中國是一個很好的市場,中國沒有它們那些包袱,但中國缺作品。二者是可以互補以達共贏的。”
中國&好萊塢成功牽手,有啥具體預見驚喜?
中國電影可在美同步上映,或產生中國的“哈利·波特”
實際上,自從早前萬達收購了AMC開始,之于中國電影的利處便漸漸顯現(xiàn),不完全歸納,體現(xiàn)在;一,在美國的常駐華人可以第一時間通過AMC同步觀看中國影片。二,通過跟美當?shù)夭粩嘟佑|、談判,系統(tǒng)了解美放映體系輯,甚至可以細致探究到對方在什么階段會上什么樣的預告片?怎么上?通過細節(jié)的深入,有利中國影片在美建立起我們自身的宣發(fā)邏輯。三,現(xiàn)在全球化大勢所趨的是一些天馬行空類型電影,實則這種電影類型在我國并不少見,從古代神話故事到當下大熱的奇幻網絡小說,很多題材都十分適用于全球化推廣,然而之前因為我們自身技術手段有限,工業(yè)基礎薄弱,所以一直達不到很好的效果,而有了美方的技術加持,一批強強聯(lián)合的優(yōu)秀電影的誕生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