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事業(yè)成功女,有房3套,一女遠嫁英國,喪偶多年……”看到這樣一則征婚廣告,單身多年的包大爺心動了,撥打了廣告上的電話,幾天后,他與這位“事業(yè)成功”的“沈女士”開始了交往。結(jié)果,大家都能猜到,包大爺被騙了。其實,包大爺并不是唯一的受害者,也不是損失最大的一個。這位“沈女士”本姓吳,她一人分飾多個角色,把幾個大爺耍得團團轉(zhuǎn),共騙走了3萬多元。最終,海曙法院宣判,吳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
拿100多元的假表騙來5000元
張大爺今年70多歲,因喪偶多年,內(nèi)心十分渴望找個貼心的老伴相互照顧,過過日子。由于始終沒有找到合適的,他鼓起勇氣,在海曙一家婚姻介紹所留下了資料和聯(lián)系方式。
幾天后,一個自稱姓王的女士主動聯(lián)系了張大爺,雙方在電話里面聊得不錯,于是就見了面。王女士看起來五十來歲,身體挺健康,張大爺對她很滿意,兩人就開始了交往。
有一次,王女士把一塊男士手表送給了張大爺,對他說,自己女兒在做服裝設(shè)計,最近去香港旅游了,就帶回了這么一塊手表,是“百達翡麗”牌的,花了1萬7千多元。
當時,張大爺非常感動,自己從來沒收到如此貴重的禮物,他對王女士也越發(fā)有好感了。當然,王女士也提出,交往就是有來有往,要互送禮物才好。
張大爺一聽,有些猶豫,因為平時生活節(jié)儉,也一個人慣了,不知道送些什么。糾結(jié)了好幾天,他最終決定給王女士包個5000元的大紅包。
張大爺戴了幾天“百達翡麗”后,也有了自己的打算:既然和王女士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以后花錢的地方肯定很多,反正也不習慣戴表,還不如把名表賣掉換點錢。
于是,大爺跑到了手表店打聽價格,結(jié)果,兩家手表店的營業(yè)員都只看了一眼,掂了一下,就斷定手表是假冒的,只值一百多塊錢。這下,張大爺才知道自己被騙了,立即去派出所報了警。
騙到錢后讓人稱她“病死了”
民警經(jīng)過一番調(diào)查,終于找到了這位“王女士”。而事實上,這位女士根本就不姓王,而是姓吳,再查下去,趙大爺、包大爺都找到了辦案民警訴苦,說自己被騙了。
原來,吳某不僅在報紙上刊登征婚廣告,說自己“55歲,事業(yè)成功女,有房3套,一女遠嫁英國,喪偶多年”,想找有緣的男士外,還從婚姻介紹所的廣告上獲得被害人的信息,與對方建立交往關(guān)系。在雙方熟悉后,吳某就會提出互相送禮的要求,或者要對方給錢買衣服、買禮物。
在趙大爺面前,吳某就成了陳女士。趙大爺為她買了手機、電腦、床上用品等,陸陸續(xù)續(xù)被騙走25000元錢,可當趙大爺要求進一步發(fā)展下去時,接電話的人就不再是“陳女士”了,而是一個自稱陳女士侄女的人,直接在電話里說“陳女士病死了”。之后,就再也聯(lián)系不上了。
跟包大爺交往的時候,她姓沈,之后還是故技重施,幾次見面,以結(jié)婚為名騙走了2000元。后來,“沈女士”又以買喜糖為名找包大爺要錢,但是包大爺看她老是要錢,就沒再給。
案發(fā)后,吳某的親屬退賠了張大爺、趙大爺、包大爺?shù)娜繐p失。近日,吳某因犯詐騙罪,被海曙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5000元。
辦案法官告訴記者,吳某下手的對象,都是六七十歲的單身老人。老大爺晚年喪偶,十分渴望能找個貼心的老伴日日相伴,這種迫切的心理就很容易讓騙子鉆了空子。法官也提醒那些征婚的老年人,一定要注意核實身份,在和對方交往的過程中,如果遇到總是要錢要物的,更要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