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30個教師節(jié)。今天,我們致敬師者,我們感念師恩。
師者,是國之重器,是文明的使者。他們開啟了智慧的大門,他們掌握著文化的密碼。這是個古老的職業(yè),也是份榮耀的事業(yè)。盡管它的命運在歷史的長河里曾經(jīng)沉浮跌宕,但在這30年,尊師重教已然是堅定的信念和穩(wěn)固的共識。
當教師這個純粹職業(yè),來到這復雜的時代,也就有了復雜的況味。師者當中,有無私奉獻者,也有追名逐利者;有使命感,也有功利心;有人精致于小時代,也有人擁抱大時代。這讓滿含期待的我們,在表達敬意的同時,也多了幾分“師道焉存”的唏噓。
為人師,為世范,是師者的初心所在,也是崇高形象的支撐??墒侨缃?,這份初心,已有多少師者將其忘卻?遺世獨立、出淤泥而不染的師道尊嚴,正在嬗變中模糊甚至污化。
我們謳歌“春蠶至死”、“蠟炬成灰”,然而苛求每一個為人師者燃燒自己,是不公平的。在人本的時代,不應把教壇當成神壇。但教師回歸人群,就應該恪守為人的準則,應該有人的情操。返璞歸真,面向的是底線和初心。
一些學校正成為名利場,一些教師迷失在逐利的路上。這當然不是整體的印象,但局部的師道淪陷,足以摧毀師者的形象。因而,對師道的拷問,絕不只是批判,而是隱含著深重的憂慮,期待著拯救。教師群體在待遇和地位上正變得體面,一些從業(yè)者卻迷失在自污的路上,令人遺憾。
社會要尊師重教,教師也要尊重自己。師道尊嚴,不能成為遺失的美好,應該成為清晰的符號。而要讓教師形象不再模糊下去,不再沾染上世俗的污名,首先要改變這個復雜的環(huán)境。教育改革的腳步正在走近,封閉的圈子正走向開放,在尊師重教的風氣下,師者在收獲體面的同時,也應該愛惜自己的尊嚴。
師道尊嚴是否匹配時代給予的這份尊敬,是我們在給教師們送上萬分敬意時不可回避的命題。社會處于轉型期,所有人面對的,都是一個復雜的情境。但情境的復雜,并不意味著可以丟失那份初心,不去守護那屬于文明使者的光榮與夢想。
不能在復雜的況味中,讓師道尊嚴繼續(xù)模糊下去。作為文明的活水,應該清澈地流淌下去。
第30個教師節(jié),讓我們用榮譽與責任來勾畫;第30個教師節(jié),讓我們向那些面孔清晰、堅守初心的教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