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8月29日訊 8月26日,住在鄞州中河街道的黃師傅提著一面“拾金不昧品格高尚”的錦旗,來到家旁邊的東裕路158號崗?fù)?,感謝協(xié)警王夏祥撿到被女兒誤扔的裝有存折的公文包。遺憾的是,他未能如愿與王夏祥見上一面,“真的想當面謝謝他!”
42歲的黃師傅是四川三臺縣人,10多年前和妻子一起來寧波打工掙錢,把孩子留在了老家讓老父母照看。黃師傅在工地找了份體力活,而他妻子則在五金廠打工。多年下來,夫妻倆攢下了8萬元錢。
每年夏天,是夫妻倆最開心的時刻,他們將放暑假的女兒接到身邊,享受一家團圓的快樂。今年暑假也不例外,女兒小黃來到了寧波。
已讀高一的小黃很懂事,會幫著父母收拾屋子。8月24日下午,她在收拾屋子時,發(fā)現(xiàn)了一個破舊的公文包,上面有浮灰。打開一看,包里空無一物。想著父親應(yīng)該不會再用,她將包和其他垃圾扔到了家附近的垃圾桶旁。
當天,中河派出所協(xié)警王夏祥照常在東裕路158號崗?fù)ぶ蛋?。下?點30分,他清掃了一下崗?fù)?,轉(zhuǎn)身去倒垃圾時,垃圾桶旁的一個黑色公文包引起了他的注意。
“看著不新,不過這么扔著感覺奇怪。”憑著十年協(xié)警工作練就的職業(yè)敏感性,他猜測公文包可能是小偷竊取財物后隨手丟掉的。
考慮到包里可能會有失主的相關(guān)信息,王夏祥拿起包查看了一下,在包中隱秘的夾層里發(fā)現(xiàn)了3張共8萬元的定期存單,一張是4萬元的,兩張是2萬元的。
“這不是被偷的,應(yīng)該是失主不小心丟的。”王夏祥怕失主著急,交接班后立刻趕回中河派出所,查到了失主電話,并立即聯(lián)系了黃師傅。接電話的黃師傅一陣迷糊,只聽到一句“記得下班后帶上身份證來派出所領(lǐng)”。
以為是開玩笑的黃師傅并未對電話上心,直到晚上回家后得知女兒將自己的包給丟了,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這錢掙得很不容易!幸好沒丟!幸好沒丟!”接過存單,黃師傅一陣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