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戴永明,中國烹飪大師、浙江省首屆首席技師,現(xiàn)任寧波市寧波菜研究會會長、寧波市名廚專業(yè)委員會主任。
人物感言:改革開放的步伐已經持續(xù)了四十年,寧波菜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寧波飲食文化應有的價值尚未得到充分開發(fā)。
寧波菜研究會日前舉辦“寧波特色菜”交流評選活動??粗筝厒兙呐胝{出色香味俱全的創(chuàng)新菜品,62歲的戴永明心生感慨,格外振奮。
“改革開放四十年,寧波菜遭遇過低谷,也經歷了輝煌。”投身餐飲業(yè)大半輩子,戴永明身上的銳氣仍未消弭。在他眼中,寧波菜是寧波人的瑰寶,但尚需打磨。
1972年初中畢業(yè)之后,戴永明走進了寧波商校烹飪專業(yè)的課堂。此后十余年,他從學生變成教師,也在寧波的各大酒樓、飯店兼過職,目睹了寧波餐飲業(yè)緩慢地邁出開放“第一步”。
改革開放的前十年,海鮮還是廉價的“家常食物”,家畜家禽卻能賣出高價,飯店大廳的墻壁上懸掛的是粉筆或毛筆寫的“菜牌”,廚房里燃燒的還是黑乎乎的煤餅和煤球,一切似乎和過去一樣。
直到1987年,三星級涉外賓館“亞洲華園賓館”進入寧波,帶來了工資高昂的香港大廚,也帶來了風味獨特的粵菜,震動了寧波餐飲業(yè)。
同年,一位做過海鮮生意的寧波人在興寧路開設了“南國海鮮樓”,兼采廣東海鮮和寧波東海海鮮之長,迅速贏得食客“芳心”。
粵菜一朝入甬,激發(fā)行業(yè)巨變。踏踏實實當烹飪專業(yè)教師的戴永明,也嗅到了一絲不尋常的味道。一個全新的想法在戴永明腦海浮現(xiàn):我要對寧波菜進行創(chuàng)新并實現(xiàn)系列化,最終推向市場。
1994年,寧波倍司大酒店的食客們看到了首次亮相的“寧波菜”菜單。時任酒店技術顧問的戴永明選用經典的寧波風味菜肴,改良制作家常菜,同時研制出篤四素、腸血羹、酒釀燒帶魚等創(chuàng)新菜品。此后兩年半,學習、借鑒者絡繹不絕,倍司大酒店的100份菜單相繼“失蹤”,打著“寧波菜”招牌的飯店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
強烈的市場反響給了戴永明信心,他著手編寫了歷史上第一本寧波菜菜譜《寧波菜與寧波海鮮》,并于1997年3月出版,該菜譜細數(shù)三大類別的93道菜品。宣告著“寧波菜”的框架搭建完成。
寧波菜在融合、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誕生,也需要在融合、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成長。1997年至2007年,就職于寧波漢通大酒店的戴永明成為寧波菜對外傳播的“先鋒官”,將寧波風味帶到全國各地。
三年內,漢通大酒店在滬開設四家直營店,搬來了大型海鮮活養(yǎng)魚池,采用直觀的明檔點菜方式,賦予菜品濃郁的寧波風味,迅速在上海灘掀起“漢通風暴”。當時,漢通在滬甬兩地開設8家門店,廚師總數(shù)超過500名。
1999年,戴永明成為第四屆全國烹飪大賽寧波代表團的領隊和總教練,帶著11位優(yōu)秀的青年廚師赴京,以一席名為“東海新潮”的參賽作品斬獲大賽第二名。這一時期,寧波進入酒樓林立、名廚輩出的“黃金年代”,寧波菜的影響力也突破地域限制,輻射至長三角的其他城市。
對外開放的腳步越來越快,敢于打破陳規(guī)的餐飲人越來越多,戴永明卻絲毫不敢放松。
2009年后,戴永明在南苑飯店擔任技術顧問,曾為時任國民黨主席的連戰(zhàn)和來甬參加中日韓三國外長會議的外賓設計菜單。與此同時,一批體量較小、個性化程度較強的餐飲品牌崛起,與大型酒樓、飯店展開差異化競爭。
“最近十年,大批外來人口進入寧波,外地的食材和調味品也隨之而來,在碰撞、融合后產生一批成功的創(chuàng)新菜品和不成熟的菜品。”為此,戴永明于2013年創(chuàng)立寧波市寧波菜研究會,將各大飯店的廚師長納入其中,嘗試尋找研發(fā)“平衡點”。
走出寧波、走出國門的餐飲人也在交流中成長。過去一年,市餐飲協(xié)會攜手市商務委把寧波菜帶到了上海和北京;今年春節(jié),20年前跟隨戴永明的青年廚師們以寧波餐飲業(yè)“頂梁柱”的身份遠赴泰國,為皇室成員和泰國人民帶去寧波風味的年夜飯。
“在餐桌邊、爐灶旁工作了46年,我品味了無數(shù)美食,更品味了這座城市的巨變。”戴永明說。
聲明:本媒體部分圖片、文章來源于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025-84707368,廣告合作:025-84708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