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1月13日從寧波海關獲悉,該關破獲今年以來最大一起海上成品油走私案,一舉摧毀3個走私團伙,抓獲涉案犯罪嫌疑人40余名,涉案成品油5萬余噸,案值超3億元。據(jù)悉,今年以來,該關已連續(xù)查獲成品油走私案27起,是查獲成品油走私案數(shù)量最多的一年。
早在2014年,寧波海關得到線索,以黃某某、劉某某為首的舟山團伙有從公海的運油船上駁油并走私進境銷售的嫌疑。但在寧波海關隨后的高壓打私行動中,該團伙異常警覺,一度中斷了走私活動。由于國內(nèi)外成品油市場存在差價,受暴利誘惑,2015年,該團伙又開始重操舊業(yè)。
2016年6月21日深夜,寧波海關緝私局聯(lián)合杭州海關緝私局,在廈門、上海海關緝私局和地方公安機關的配合下,對上述走私團伙開展集中打擊,抓獲涉案嫌疑人40多名。
據(jù)寧波海關介紹,走私團伙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通常采取“預售”和“包郵”的方式售賣,他們自己找信任的司機,要求買家預付50%的貨款后,再直接把運油車開到高速公路口,和買家結(jié)清余款后才讓上路。
在“包油到戶”的運輸途中,為避免高速上的行駛受限和運輸途中相關部門的檢查,他們大多利用改裝車運油,外面看著是普通的集裝箱,里面卻碼放著一排排的油桶。“用這些改裝車運油是非常危險的,一旦有碰撞或者遇到火源,極易發(fā)生燃燒和爆炸。這些車跑在路上,就如同一個個移動的炸彈,存在著巨大的安全隱患。”辦案民警王凱說。
“由于國內(nèi)外油品差價的存在,導致成品油年年打,團伙年年有。關鍵原因就是有不少人抱著‘法不責眾’的僥幸心理熱衷購買來歷不明的走私油。殊不知購買走私油同樣需要承擔法律責任。”辦案人員介紹說。
根據(jù)我國刑法規(guī)定,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國家禁止進口物品的,或者直接向走私人非法收購走私進口的其他貨物、物品,數(shù)額較大的,以走私罪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