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趙小姐身為一名車厘子控,吃遍了大江南北的櫻桃和車厘子,這個五月,她又嘗到了杭州首次試種成功的“車厘子”。
味道怎樣?“肉質鮮美,水分足,幸福。”趙小姐的描述配合表情,妙不可言。
6年從30多個品種中 篩選出4個優(yōu)秀品種
櫻桃和車厘子是什么關系,很多人“傻傻分不清”。在杭州市農(nóng)科院位于轉塘的“杭州地區(qū)甜櫻桃引種篩選”基地,記者也向專家提出類似疑惑。
“櫻桃英文名稱是‘cherry’,音譯過來就是車厘子,中國一般叫大櫻桃,學名則是甜櫻桃,歐美國家最早種植甜櫻桃,相當于舶來品;而小櫻桃發(fā)源地在中國,學名叫中國櫻桃。”杭州市農(nóng)科院園藝研究所專家劉輝說,小櫻桃小且軟,不易運輸和長久保存,而甜櫻桃則果個大,果肉硬,口感更好,且適合長途運輸。“車厘子就是甜櫻桃。”
劉輝說,杭州夏天溫度高,雨水多,不適合甜櫻桃生長。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老一代科技人員也試種過甜櫻桃,但都失敗了;2012年起,市農(nóng)科院啟動“杭州地區(qū)甜櫻桃引種篩選”項目,從北方寒冷適種區(qū)引進了30多個品種,在位于低海拔地區(qū)的轉塘基地和富陽新登以及海拔600米以上的臨安龍崗進行篩選種植。“這次是杭州首次試種成功。”
記者在農(nóng)科院位于轉塘的甜櫻桃基地里,看到大棚中種植的200多棵甜櫻桃樹——品種不同,品相也大不同。第一個大棚里的櫻桃樹才小拇指粗,后面最粗的已經(jīng)手臂粗了。而且,每棵樹掛果的情況都不一樣,有的碩果累累,有的似乎“顆粒無收”……6年里,市農(nóng)科院甜櫻桃品種研究團隊攻關技術,在30多個品種中找到了4個適宜在杭州種植的品種,其結實率提高3倍以上,畝產(chǎn)(經(jīng)濟產(chǎn)量)穩(wěn)定在500公斤以上、收益超5萬元。
看似一組簡單的數(shù)字,其實超辛苦。“每年開花結果時,我們每周都要去臨安龍崗上溪村,走盤山公路,來回路上就要花6個多小時;大風好多次把大棚都吹跑了;有一年冬天下很大的雪,雪把棚都壓倒了……”
杭州產(chǎn)的“車厘子”
將更新鮮更美味
不過,想吃到杭州版“車厘子”可不容易。古人云:“橘生于南則為橘,橘生于北則為枳。”對于適合北方生長的甜櫻桃,種植到南方,技術上屬“高難度”。
首先,“裝備”上需要避雨棚、遮陽棚、防鳥網(wǎng),“雨不能淋濕,光照不能太強,整個成熟季都要和小鳥們‘大作戰(zhàn)’。其次,要控制花芽正常分化,枝條的生長方向,溫度、濕度、光照時長、低溫多少天等都需要精確控制。”劉輝說。
其次,杭州出品的“車厘子”口感和品質一點不比國外差。“水果最講究新鮮度,智利美國的車厘子雖好吃,但新鮮度不行,它們一般是七成熟時被采摘,然后再通過一個月左右海運運到中國,水分以及口感與剛摘下的相比差別還是挺大的。”
杭州試種成功“車厘子”意味著什么?杭州“百千萬”蹲點行動中不少案例都反映出一個問題:不少村鎮(zhèn)有“綠水青山”,但就是發(fā)展集體經(jīng)濟困難,因為缺少高收益項目。要知道,目前杭州“一畝山萬元錢”已是好收益了,如果“一畝山五萬元錢”呢?甜櫻桃項目將為較高海拔地區(qū)精準扶貧、為壯大村級集體經(jīng)濟提供更多途徑,助力“鄉(xiāng)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