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今年3月,浙江啟動“三改一拆”三年行動計劃。作為省會城市杭州,“三改”目標任務調增至1600萬平方米,“一拆”目標任務調增至900萬平方米。“三改一拆”行動進入攻堅期。
“三改一拆”聽上去似乎離我們普通老百姓挺遙遠,實際上這幾項政府工作和普通老百姓息息相關,會讓我們的日子變得舒心,讓我們的環(huán)境變得更好,讓我們生活、安居的這座城市變得更美麗。
杭州在“三改一拆”行動中有什么“美麗樣本”或是“美麗人物”,本網將一一探尋。
浙江在線杭州9月11日訊 (記者 包勇 通訊員 錢醫(yī)靈 陳婷 岑霞琴) “三改一拆”工作改從哪里入手?如何讓“三改一拆”工作深入人心……
杭州拱墅區(qū)半山街道推行群眾路線巧破拆遷難題,通過解決居民反映迫切的問題推進“三改一拆”工作。

東粵家私廠拆后
居民終于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
安靜的生活,是半山村的一個心愿,這個心愿終于在今年得以實現(xiàn)。“晚上終于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了。”居民王仁炳笑著說。記者心里嘀咕,睡個安穩(wěn)覺有那么難嗎?
王仁炳帶著記者來到一堆廢墟前用手指著說,這里曾是東粵家私廠,白天、晚上都是鋸板材的聲音。“每天都要忍受周邊這些工廠粉噪音和塵污污染。”王仁炳說。
“杭州寶慶建筑有限公司、東粵家私,杭州城北夾板市場倉庫等8家工廠和倉庫,一直困擾著附近百姓的生活。”半山街道一位工作人員介紹說,居民投訴非常強烈。
為了改善周邊居民生活環(huán)境,半山街道走群眾路線開展“三改一拆”工作,在第一輪整治行動中,拆除了群眾投訴最激烈的8家工廠,拆除面積達19962平方米。這次整治行動也受到居民們的歡迎。
800多戶拆遷戶將入住新房
首次嘗試走群眾路線推進“三改一拆”工作收到成效后,半山街道又將目光瞄向金星社區(qū)的回遷工作上。
“出入金星社區(qū)的主干道——桃源街,一直沒有暢通,道路不通,拆遷戶怎么回遷?拆遷戶多次反映這個問題。”半山街道辦事處吳主任說,桃源街沒有貫通的原因在于一個養(yǎng)殖產。
“一個農戶家的養(yǎng)殖場不愿意搬遷,要求900萬元的拆遷補償費用。”吳主任說,從金星社區(qū)拆遷開始,整整3年,無數(shù)次與養(yǎng)殖場協(xié)商,就是沒有結果。
吳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再次做養(yǎng)殖場的思想工作,并把800多戶拆遷的心愿帶到,最終,養(yǎng)殖場愿意以評估賠償價同意拆遷。他說,800多戶拆遷戶也將入住新房。
走群眾路線讓“三改一拆”工作水到渠成
“不拆遷,發(fā)展變化無從談起,只能是老樣子上修修補補。”吳主任說,不論是改還是拆,往往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必須堅持把“走群眾路線”理念貫穿始終。
吳主任舉例說,依法強拆會增加行政成本,老百姓的損失也很大,而且容易造成干群矛盾,其實,百姓也想改善居住條件,只要是協(xié)調好,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做起工作來就可以比較順利。
正是走了群眾路線,半山街道“三改一拆”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截止目前,街道共計拆除違章建筑9.62萬平方米,完成全年任務的175%。
有了扎實群眾基礎,半山街道對“三改一拆”工作充滿信心,吳主任透露,半山街道將自加壓力再完成1.4萬方,力爭完成11萬方,超額20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