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去市民之家不動產登記窗口辦事的市民會發(fā)現,除了現場忙碌的窗口工作人員,在人群中還能看到頭戴小紅帽的志愿者。筆者了解到,這些志愿者,均為市國土資源局內的青年干部骨干,專門為前來辦理業(yè)務的市民解惑,通過青年干部骨干主導、前后臺聯(lián)動等方式來打造“最美窗口”。
“辦證要多久?”“還需要填寫哪些材料?”……日前,筆者來到市民之家的國土窗口,小紅帽身邊圍滿了咨詢的辦事群眾,這些簡單的問題,他們每天要回答幾百遍。“咨詢窗口只有一個,想要咨詢也要排很長的隊,為了方便群眾辦事,我們增加了不少志愿者為群眾隨機解惑。” 不動產登記窗口的相關負責人介紹。
“那個戴紅帽子的小伙子很用心,除了提醒我少的材料,還特地在紙條上寫了下來,我年紀大了記性不大好,他還特意給我寫了這里的上下班時間和坐車的路線,非常細心。”今年68歲的曹大伯拿著紙條和手中的材料,不由得豎起了拇指。筆者在現場看到,志愿者有意識地照顧特殊辦事群眾,盡量讓他們能順利把事情辦完。
據悉,志愿服務只是杭州市國土資源局為實現“高效便民”的其中一個實踐。筆者了解到,為了實現在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通過公證完成申請人的身份核對和詢問內容真實性的確認,國立公證處在鏈家、我愛我家和華邦設點辦理公證事項。既為買賣雙方申請登記提供了快捷便利的服務,也加快了不動產登記審核環(huán)節(jié),提升高效為民服務的水平。“這項措施尤其對外地買房者很有幫助,以前外地購房者在杭州買個房子辦理各種手續(xù)可能需要往杭州跑三四趟,有了這個便民服務之后,外地購房者只需要來杭州一次,就能把購房的各項流程全部辦完,大大節(jié)約了購房者的時間。”不動產登記窗口相關負責人說。
除了開設更多的便民服務為“來”辦事的群眾提供便利,杭州市國土資源局還“去”給一些特殊的群眾實行上門服務。維元弄危舊房改善項目是一項重要的惠民項目,涉及該小區(qū)200多戶居民的切身利益,為此,杭州市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聯(lián)合拱墅分局組織骨干力量,在拱墅區(qū)城建發(fā)展中心設點服務和上門服務。
除了為維元弄居民開辟“綠色通道”,采用優(yōu)化辦證流程、拓寬辦理渠道、提前介入、容缺受理、主動服務的方式,辦證點還利用中午休息時間為困難住戶提供入戶受理的服務,拓展了上門服務的內涵。
辦證服務走出窗口,邁進社區(qū),深入家庭。去年,杭州市國土資源局會同下城、拱墅窗口對回遷安置小區(qū)開展集中上門辦證服務4次,解決了200余戶共計600余套房產的辦證問題;同時,對行動不便、孤老病弱等特殊群體用戶開展上門辦證、送證服務,去年全年累計達百余次。